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南平市检察机关探索生态检察新机制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2018-06-04 09:08:43 来源:福建法治报

树立“三观”  打造品牌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4日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南平市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南平最大的特色是绿色。近年来,南平市检察机关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检察职能,综合运用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手段,为建设绿色南平、生态南平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检察机关要牢牢把握这‘三观’要求,持续完善和落实‘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进一步深化生态检察工作‘一县一品牌’创建活动,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机制。”日前,南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启动“专项行动”

让国家公园更靓

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及国家5A级景区。为保护武夷山的良好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国家设立了武夷山国家公园。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涵盖地域广阔,资源权属复杂,生物多样性强,保护难度大,牵涉利益多。”武夷山市检察院检察长万勇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发挥检察职能,切实保护武夷山国家公园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和各类资源,武夷山市检察院集中办理了一批违规违法毁林种茶的刑事案件。

不久前,程某因自己茶山上的茶树受到周边林木的影响,擅自雇佣3名江西籍工人,将茶山边生长的阔叶树使用柴刀环剥树皮的方式进行箍树,让环剥的阔叶树慢慢脱水枯死。经鉴定,被毁林木面积7亩,合计共环枯毁坏林木73株,蓄积量23.5792立方米。武夷山市检察院经审查后,依法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向法院提起公诉,程某最终获刑一年零六个月。

此类案件,武夷山市检察院近年遇到不少。“要在第一时间了解和发现破坏生态环境案件线索存在具体客观条件的限制,派驻检察室能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前沿指挥部’作用。”南平市检察院民行处处长王奎荣说,今年3月23日,南平市检察院和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联合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监督专项行动,并成立了派驻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检察官办公室。

据了解,这次检察监督专项行动的重点是整治发生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景区及周边区域的16类违法行为,涵盖了森林、植被、大气、土壤等所有涉及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违法行为和破坏活动。“此次专项行动的开展是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创新,也是推进生态公益诉讼工作的举措,为我省探索区域性生态公益司法保护提供好经验,目前已在全省进行推广。”南平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吕晓梅说。

推进“河长制”

让闽江源头更清

南平市建阳区境内溪流纵横密布,主要有麻阳溪、崇阳溪、南浦溪三大水系,是闽江源头的一级支流。但是近年来,违法洗砂、非法占用河滩农用地等问题突出,导致水域环境遭受破坏。

2016年9月初,建阳区检察院干警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辖区徐市镇宸前村某山场,有两处擅自建造的采砂场非法占用林地,并从山体挖掘泥土在附近宸前水库边洗砂,并将清洗后泥浆废弃物直接排入水库,造成水库淤塞,影响水质。

2016年9月29日,该院向建阳区水利局发出《检察建议书》。建阳区水利局在收到检察建议后,没有直接采取措施,制止违法采砂行为,导致水库淤塞情况依然存在。建阳区检察院依法向南平市延平区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当庭作出一审判决,支持了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判决南平市建阳区水利局应于判决生效后30日内履行制止违法洗砂行为的法定职责。

这只是南平市检察机关落实推进“河长制”,打击涉河违法行为的一个缩影。

如何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如何在工作中积极发挥检察监督职能;如何在流域整治和加强法律宣传等方面进行研讨、交流经验做法、提出对策,以达到互相借鉴的目的。今年4月26日,南平市检察机关派驻河长办检察联络室现场工作会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和经验做法,分析工作中存在及须解决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南平市检察院生态处处长吴建明告诉记者,在河长办设立检察联络室,是南平市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主责主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的创新和实际行动。两级检察院派驻河长制办公室检察联络室在今年2月8日已实现全覆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延平区检察院检察联络室自设立以来,开展河道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武夷山市检察院检察联络室联合河长办相关成员单位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促闽江流域生态修护;光泽县检察院积极协助配合乡镇河长办开展“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渔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等。南平市各地检察联络室积极履行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已初见成效。创新“检察机制”

让自然恢复更快

“这一片山头的树苗是新种上的。”近日,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畜禽养殖人员罗某领着检察官们行走在山头上,仔细介绍复植情况。

2017年2月,在提前介入罗某涉嫌非法占用农地一案中,延平检察院发现其尚未对所破坏的林地进行恢复,该院建议公安机关在查证事实,固定证据的前提下,责令罗某某对已被破坏的林地进行恢复。

该院生态资源检察科干警多次到现场查看补种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之后的改善提出具体要求,罗某聘请九峰山园林管理处对剩余未恢复的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并在之后进行绿化树苗种植。

这是南平市检察机关创新“司法办案+生态修复”办案模式的一个案例。“打击的同时,南平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治理职能,创新管理方式。今年,全市生态资源检察部门结合执法办案,根据各地实际,推进乡镇、林区、景区派驻检察室、联络点的设立工作,实行‘定点+巡防’工作常态化,形成基层生态检察服务网络化格局。受理群众控告举报,开展巡回检察,了解群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诉求,建立完善生态环境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检调对接、释法说理以及刑事被害人救助等工作机制,为及时掌握辖区治安动态提供方便。”吴建明介绍说。

正是通过不断探索检察机关加强管理、保障生态文明的方式方法,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南平实现了绿色崛起。“今后,南平市检察机关将充分发挥法律手段,不断拓展生态检察职能,大胆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机制和措施,加强对国土、环保、林业等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协调,注重机构更名后新型犯罪案件的排查和打击力度,确保生态保护实效。”吴建明表示。

(本报记者 周新 汤仙念 通讯员 林道广 谢桂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