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步向前 我用心守护
政法战线护航“晋江经验”系列报道之二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26日讯 2017年,晋江公安破案率首次突破60%,高出全省近20个百分点。其中,八类暴力案件破案率达99.3%;现行命案连续6年保持100%侦破;“两抢”案件从2016年起保持100%侦破;同时,群众安全感达95.828%,首次闯入全省前十,位列泉州第一……说起晋江公安,总有一组数据让你感到惊讶。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第4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晋江经验”的第16年,当回首晋江获得跨越发展的缘由,晋江公安的努力和创造,也必然是答案之一。 用一个“破”字,拥抱时代 “钱被偷了,没想到14小时就破案了!”7月9日,晋江梅岭街道某小区业委会工作人员向晋江警方送去了一面“心系群众 破案神速”的锦旗。 原来,几天前,该小区报警称有业主被盗。派出所民警迅速来到现场了解情况,得知是一名业主丢了皮包,内有现金和一些证件。“本来以为这种小案,不会有人重视,没想到来了那么多人。”小区业主介绍,当天为了尽快破案,除了派出所民警,连刑侦大队也介入调查,如此庞大的“阵仗”让大家安全感满满。 随后,通过周边监控和围墙的攀爬痕迹,民警很快锁定了嫌疑人的去向,并于当晚10时许,将嫌疑人杨某抓获。 然而,这样的情况,在晋江崛起之初却并不多见。当年,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晋江市一跃成为经济热土,流动人口激增给社会治安带来严峻考验。甚至有人打趣:“以前的晋江,老百姓出门不敢挎包、在路上不敢用手机。” 如何护航经济腾飞?晋江公安没有被当时快速增长的案件所击垮,而是选择迎难而上,用多破案来震慑犯罪分子,达到少发案的目的,让群众安全感得到有力保障,在时代的“答卷”上写下“为民”二字。 “我认为公安民警,做到少发案才是真本事,才是最大的为民。”泉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晋江市公安局局长陈文荣的这句话,阐明了长久以来全局上下奋力进取的核心。而今年开始运行的“三即十快”警务新机制,堪称该局新时代、新技术下为民初心的集中诠释。 快侦快破快返赃,让群众真正分享破案成果,“三即十快”警务新机制的“三即”:有警即处、有案即破、有损即挽;“十快”:快指令、快处警、快共享、快合成、快比对、快阵控、快挽损、快倒查、快结案、快总结。同时,在110基础上开通12345便民服务热线,真正实现“有警即处”;推出24小时快速破案机制,建立起“快速反应、联动协作、规范运行、合成作战”工作机制;案件主办侦查员为追赃第一责任人,对每起涉案赃物一追到底…… 据统计,在今年上半年该局破获的刑事案件中,59.3%的案件在24小时内侦破,71.8%的案件在72小时内侦破。 用一个“创”字,紧跟时代 “晋江已建成‘天罗地网’,我们要让犯罪分子不敢来晋江作案。”陈文荣的这句话,信心来自哪里? 累计投入2.3亿元建设城市安全信息系统和“村村通”高清探头,建成6万路高清探头,又整合社会类监控探头12万个……这些24小时不眨眼的忠诚卫士,实时监视着晋江街道路面的治安状况。 据统计,晋江市公安局直接或间接利用视频监控破案数占破案总数的60%以上。回首过去,早在2015年,晋江市在建设三期城安系统的基础上,晋江公安以超前的眼光提出两年投资1.2亿元在全市建设5万个高清视频探头的构想,得到了晋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此,晋江掀起了一轮在全国领先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潮,建设数量、分布密度在全国县级市中居首位。以此为支撑,该局在全市构建起了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起市镇村“三级巡防”队伍共4000多人,延伸到社会的“细枝末梢”。“目前,我们已实现晋江辖区内每平方公里联网接入探头数市区不少于150个、镇街区不少于100个、村(社区)不少于60个。实现了从‘案后侦查’到‘案中抓现行’再到‘案前制止’的转变。”对此,陈文荣颇感自豪。 的确,改革开放浪潮一路向前,在各种新问题、新挑战出现在眼前时,让警务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是最好的应对答案。 除了“天眼”工程,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上,晋江公安也自有一套。 早在2016,晋江市公安局就设立了泉州首个反诈骗中心,派驻专门人员专司打击诈骗案件、防范和协调工作,紧盯“资金流” “信息流”,建立查询止付、合成作战、宣传防范、后勤保障四个职能小组,公安、通信、银行等部门携手,最大限度地挤压电信诈骗违法犯罪的空间。 数据显示,两年来,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87人,打掉诈骗犯罪团伙45个,破案率从2015年的5.1%上升到2017年的23.2%。2016年和2017年发案数分别比降9.7%、24.3%。 今年,该局反诈骗工作又迎来了全新升级——成立了全省县级首支诈骗犯罪侦查大队, 29名精干警力专门负责对诈骗案件的防范和打击,建立“以专对专、技术反制”的立体式打击新模式。上半年,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比升9.5%、刑拘犯罪嫌疑人数比升89.6%,发案数比降3.8%、群众经济损失比降4.1%,继续保持“两升两降”目标。 用一个“拼”字,书写时代 “一个背包,一顶帐篷,在大案发生后,刑警们打着背包,驻扎到案发现场周边,勘查现场、走访群众,案件不破不许回家。”18年前,晋江刑警的“背包精神”享誉全国。 1999年8月3日,国务院授予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特别能战斗刑警队”荣誉称号。从那时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背包精神”便在晋江刑警队中稳稳地扎了根。 18年后,晋江刑警逐步实现了由“铺盖卷加旧床板”的传统“背包精神”向“脚板加键盘”的“数字背包精神”转变,也彻底扭转了刑事案件高发的势头,将晋江打造成一座名副其实的平安之城。 “‘背包精神’是我们晋江公安的宝贵财富,每一名新民警第一课就是重温每个背包、每块奖牌背后的动人故事,让它根植于心、内化为魂。”陈文荣告诉记者,他们大力实施“铁警工程”,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的理念,切实增强依法办案意识,严守公正底线,确保侦办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他们大力实施“强警工程”,部署实施“英才计划”“1+N师徒结对”“廉能工匠”人才孵化工程,培育了一批警队领军、首席和标兵式人才,做到“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选干部”;他们大力实施“暖警工程”,树立“从严治警的力度有多大,从优待警的力度就有多大”的理念,筹款2300多万元成立全省首个“爱警基金”,为民警购买“重大疾病及意外伤害保险”,不让一位民警流血流汗又流泪……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句耳熟能详的闽南歌词,很好地诠释了晋江公安为“晋江经验”的持续传承所注入的汗水和精力背后的原生动力是什么。 (本报记者 瞿凌 通讯员 庄凌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