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小案 暖民心 显大爱
莆田城厢警方“小案快破”系列报道之反响篇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0月29日讯 无论以何种方法破小案,无论以多快的速度破小案,群众是否满意始终是检验“小案快破”机制是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辖区群众,乃至犯罪嫌疑人都“点赞”小案快破,倒是民警觉得“小案快破”给了他们“甜蜜的烦恼”。 嫌疑人眼中的“小案快破”:感激 一直以来,警察和犯罪嫌疑人都是势不两立的死对头。没有想到,“小案快破”机制让犯罪嫌疑人对民警心存感激。 9月20日15时许,霞林派出所接到一起电动车被盗警情,民警随即启动“小案快破”工作机制,迅速锁定盗窃嫌疑人,组织警力进行跟踪蹲点,仅过2个小时就在凤凰山街道南门将嫌疑人李某抓获归案,被盗车辆也成功追回。经估价,现该车价值无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李某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7天。 “如果没有那么快被抓住,我肯定还是会抱着侥幸心理继续作案。从初犯变成再犯,金额累积上去了,再抓到可能就要判刑了。正是‘小案快破’给了我一次免除牢狱之灾就能深刻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机会。真得感谢警察。”回忆起自己在犯下错误后被城厢警方快速抓获的经历,李某更多想到的是感激。 “越快破案,越是能让犯罪嫌疑人明白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越是能让他们对法律心生敬畏,避免再次犯罪;越快破案,把案件破获在萌芽状态,也让案件的情节相对轻微,减少对社会的危害,这样的结果,也让犯罪嫌疑人受益,很多情况下,他们都免于被刑罚。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家庭。‘小案快破’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该局副局长赖曙光如是表示。 群众眼中的“小案快破”:点赞 “我感觉杀人、抢劫、贩毒这样的大案离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远的。有些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琐事能够处理好,更可以给我们带来切切实实的安全感。”张先生是“小案快破”模式的受益人,谈及此处,他忍不住比出大拇指“点赞”。 今年8月6日8时许,张先生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89岁老父亲走失,凤凰山派出所分中心的查找手立即开展查找工作,根据监控迅速跟踪到该老人。查找手发现其于4点46分出门,穿梭在狮口巷北、中、南三个小区,来来回回(病症致使老人无法识别路径)。几个小时后,查找手在视频中跟踪到老人的轨迹,通知报案人及时到现场,张先生对公安机关迅速帮其找回老父亲连声道谢。 “小案快破”不仅在刑事、治安案件上大显神威,在实践中已延伸到服务群众求助,做到即接即查。今年以来,在分局信息化警务中心及派出所视频分中心的积极协助下,城厢警方共救助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160余人,成功营救轻生人员8名,帮助寻回遗失物品200余起,这样由“小案快破”衍生,贴近群众、快速响应的服务模式赢得群众点赞。 民警眼中的“小案快破”:“甜蜜的烦恼” 不但让群众满意,就连犯罪嫌疑人都心怀感激,“小案快破”模式不断在实践中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副省长、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田湘利对城厢分局“小案快破”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公安厅副厅长杨建平率队到城厢分局调研指导“小案快破”工作。全市公安机关传统盗抢骗“小案快破”现场会在城厢分局召开……这都让城厢分局全体民警油然而生自豪感。 但是有一个问题成为城厢分局民警们“甜蜜的烦恼”。基层一线执法办案部门的多位民警告诉记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小案上,力求快破,这给有限的警力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比如技术队的同志,要求做到24小时待命,这样才能在案发后第一时间介入。现在,破案多了,也快了,大家都满意了,但是因为把太多的案件打击在了萌芽状态,我们连公诉任务都完不成了!” 针对民警们的“烦恼”,副局长赖曙光表示,“我们从来都不应该把任务作为警务工作的导向,而是应该把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作为警务工作的导向,让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提升,这才是警务工作改革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