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松涛快递”给孩子带去希望

2019-11-18 09:39:30 来源:福建法治报
漳州市检察院法警张松涛捐献造血干细胞赢得广泛赞誉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15日讯 最近几天,漳州市检察院法警张松涛火了。在家里,在他的单位漳州市检察院里,甚至在朋友圈子里,由于他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让他赢得一片赞誉。但记者发现,最近几天,张松涛做的最多的事,却是为大家科普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

“我自己经历过,所以借机跟大家聊聊,这真的不会影响健康。”每次被人称赞他都会不好意思,他打心里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普通的事。

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

11月5日,张松涛一动不动地躺在血细胞分离器旁,两只针头扎进他两臂的两条静脉血管。三个小时过去,270毫升饱含免疫细胞的血浆提取完毕。几个小时后,这件“松涛快递”飞抵河南省郑州市,给一名千里之外的孩童带去希望。

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国内外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疾病较为安全有效的医疗手段。“陌生人之间造血干细胞配型的成功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张松涛介绍道。因为这极低的概率,张松涛和这名陌生小孩之间,多了一分微妙的联系。

张松涛是漳州人,目前在漳州市人民检察院法警支队任司法警察职务。从大学起,他每年都会献血一两次。2014年,他自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则资料库(中华骨髓库)。2019年8月,福建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通知他,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河南省郑州市的11岁小孩初次配型成功。

接到初次配型成功消息不久,张松涛按照造血干细胞捐献流程规定,进行了“高分辨实验室检验配型”。一个月后好消息传来,他与这位郑州小孩高分匹配成功。

正式采集前4天,他每天在厦门大学第一医院注射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

这是一场生命的接力。按计划,患者主刀医生的学生于5日上午来到厦门医院,提取张松涛捐献的270毫升造血干细胞,并赶往机场,空运护送至郑州,当天抵达患者所在医院——这位年幼的患者,已在医院无菌舱等待手术。给生命的呼唤以回应

2006年,刚上大一的张松涛第一次接触了献血。那天,他还自愿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当时,他的想法质朴却高尚,“不知道和谁匹配,但总归是一份力量。”

遗憾的是,2006年的登记并没有成功。直到2014年,在一次献血过程中,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时,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第一次登记失败。理所当然的,张松涛再次做了登记。

他有这样的决定不让人感到意外。长期以来,他就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助人为乐的精神。而2019年8月的一个陌生来电,让张松涛心里多了一份挂念。

“我是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我们从中华骨髓库得知你和一位患者的配对成功,你愿意为这位患者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吗?”

“你要真是红十字会,那就让漳州这边的工作人员联系我,我认识他们。”起初,接到电话的张松涛并未放在心上,他甚至以为这是一通诈骗电话。

不成想,一周后漳州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真的联系了他。张松涛给出了第一反应:“可以,我愿意捐献。”

一个月后,张松涛再次接到通知,他与患者高分匹配通过。再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张松涛积极配合完成了健康体检、制定采集计划等各个流程。

直到11月1日,捐献造血干细胞签字仪式当天,他才从医生口中知道了对方的几个简要信息:11岁,45kg,来自河南郑州。

“您的无私奉献,延续了我的生命”

造血干细胞采集时间最终定在11月5日。10月12日得知采集计划的当天,张松涛正好在家。捐献时间如期而至,张松涛也做好了准备。他很轻松,但在一旁的家人手心却在冒汗。三小时过去采集结束,张松涛有些疲惫,却异常开心。彼时,他也收到了一份诚挚的礼物。

“我今年11岁了,妈妈告诉我,是您的无私奉献,才延续了我的生命……”就在他刚刚结束血细胞采集时,一封稚嫩却格外真诚的感谢信,也随着取血的人员飞抵张松涛跟前。

“当时听到他们读这封信,我眼泪快掉下来。”张松涛还记着这份感动,他说他仿佛能看到这位孩子写这封信时的虔诚,这让他对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无比自豪。他坚信,那位素未谋面的孩子可以康复。

据统计,张松涛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漳州市第7例、漳州市公务员系统第1例,也是福建省政法系统第1例。

(本报记者 洪凌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