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二维码让厚厚登记薄成了历史
---------台州路桥出租房“互联网+旅馆式”管理赢得点赞 26日上午,全国法治媒体浙江行活动采访团一走进台州路桥区管淋警务站,设在这里的一处安全驾驶体验区就引起了采访团的兴趣。安徽法制报社委王玉峰直观地体验了一把模拟醉酒驾车,“作为一名驾龄几十年的老司机,没想到醉驾状态下一下子就出事故了!”王玉峰笑言。 不过,更让采访团由衷称赞的,还是一枚如今很常见的二维码。 在路桥区路北街道管淋村,随处可见房屋的大门上贴着二维码。而这一枚枚二维码,正是管淋村“互联网+旅馆式”管理模式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让出租屋的监管变得简单便捷,也有利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小小二维码,竟然发挥这么大的平安作用,值得点赞!”采访团有记者这样说道。 原来厚厚一本登记簿 现在一台手机就搞定 管淋村潞河路沿街两侧商铺林立,商铺楼上的住宅房基本被用来作为出租屋。对街道驻村干部、派出所民警和流动人口专管员而言,流动人口检查曾是一项繁冗的工作。“以前巡查出租屋,都要拿本厚厚的登记簿,手填多项信息,回来再慢慢录入电脑。”路桥区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马先宝介绍说。 不过现在,厚厚的登记簿被一台装有流动人口管理系统的流管通手机替代,因为每座出租屋前都有专属的“二维码”。 跟随民警脚步,采访团来到潞河路127号,只见门上贴有一块手掌大小的蓝色小牌,上面写着“租赁房屋A00031”,还有一个二维码,民警拿出流管通手机,对着二维码一扫,该出租屋的房东、租客、地址、电话等信息立即出现在手机上。敲门后进屋核对租客信息,不到3分钟,租客身份便确认了。 扫描二维码就能获取户主信息,这样一来会不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好奇之下,海南法制时报管理中心主任兼新媒体中心主任张三清用自己的手机扫描二维码。结果,他手机弹出的是“出租人、承租人自主申报平台”,以及通知通告、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出租人及承租人责任义务、出租房屋检查记录等信息。原来,不同身份的人登录后拥有的操作权限也不同。 当出租人、承租人将个人信息及暂住地址通过手机提交申报后,二维码平台后台专管员会将信息分配给流动人口专管员进行实地核查,再根据核查情况予以登记、变更或注销。 “过去出租房子,村干部、派出所会催着房客办居住证,找不到人只能催我们,我们再去催房客,一来一去,费时又费力。现在只要让租客手机扫描就能登记,简单方便。”房东林先生对该系统赞不绝口。 “互联网+ 管淋村紧靠台州市客流量最大的客运南站,常住人口700余人,外来流动人口近2000人,一度是路桥区十大重点整治村之一。 为探索“互联网+社会管理”模式,实现精准发力,2015年10月,路北街道和路北派出所以管淋村为试点,在原流动人口村企自助服务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平台、出租房二维码登记服务平台等,探索对村居出租屋实行“互联网+旅馆式”管理。 “互联网+旅馆式”管理,就是将管淋村构建成一家虚拟旅馆,村支书就是董事长,村主任是总经理,村居流动人口专管员变身旅馆负责人,村居党员、村民代表、联防队员组成的协管员队伍则成为楼层负责人,各个房东既是客房服务员又是信息员,通过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按照“一幢多员、一员多用”的管理方式,管理员们各司其职,负责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等多项管理工作。 通过“互联网+旅馆式”管理,今年以来,路北辖区已实行二维码管理居住出租屋5031家,登记流动人口29670人,核查17115人,注销33371人;排查出租屋8070家,查出消防隐患6489处,整改6450处;发案数在连续四年逐年下降的基础上实现同比下降4.23%。 路北街道办事处书记章明达表示,在党委政府牵头、公安主抓下,“互联网+旅馆式”管理还将升级。目前,路桥区正在开发的“出租房屋互联网管理系统”,将涵盖租房服务、就业服务、预约服务等功能。“合格的出租房屋被录入系统后,可显示房屋面积、地理位置、内部环境等;会同人力资源部门,将人力招聘信息同步到旅馆前台,开辟系统就业报名‘绿色通道’;公布各村居水电、土木等服务人员联系电话,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届时,路北街道的外来流动人口将真正体验到“一站式”综合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