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小法庭护航大发展

2016-12-30 08:51:34 来源:福建法治报

看福州马尾区法院自贸区法庭如何服务经济发展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30日讯  福州马尾区是集福州新区、自贸试验区、“海丝”枢纽城市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四区叠加”的重点开发区域,区内高新技术产业云集。面对供给侧改革,马尾区的投资、贸易、金融、综合监管等领域都出现新的需求与挑战。

在这样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马尾法院自贸区法庭,结合逐步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投身区域发展,将小法庭与区域大局紧密结合,灵活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改革大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这个小小法庭所发挥出的护航大能量。

善用“红头令”——

优化配置司法资源

“沈法官,我们要撤诉了!”8月1日,电话那头,原告代理人孙律师激动地对马尾法院自贸区法庭法官沈镇友说。

原告马尾某企业向被告某国企购买了一间约20平方米的商品房,作为公司注册地及办公场所,但是该国企没有为原告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原告多方寻求未果,无奈之下起诉至马尾法院。

“沈法官,我提交了一份调查取证申请书,想调查被告当时开发此房地产的相关资质和档案材料,希望法庭能帮我方调查清楚。”没过多久,原告代理人孙律师便着急地给沈镇友打来了电话。

另一边,被告国企的法定代表人表示很无奈,“沈法官,不是我们不给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实在是政策发生变化,没法办啊!”

“其实说到底,核心问题就是诉争房屋能否办理产权证。”多方考虑后,沈镇友向福州市房屋登记中心出具了一份公函,随即房屋登记中心回函表示诉争房屋无法办理单一房产证,只能办理一本统一的房产证。

按照以往,法庭的法官要亲自到相关单位去调取证据,查清案件事实。但是,法庭案多人少的矛盾导致法官很难保证能对每一起案件进行及时调查取证。为节省双方企业的时间,有效整合司法资源,沈镇友法官向孙律师出具了调查令。拿着法庭的调查令,孙律师调查到了相关档案。“如果没有法院和沈法官替我们着想,出具调查令,我们不能这么顺利、这么快地了解到具体情况。”孙律师说。随后,双方顺利达成和解。

“双方都是本区域内重要的企业,我们法院的工作就是希望能够化解双方的纠纷,服务自贸区经济的发展。”沈镇友介绍,孙律师手中的这份律师调查令也是该庭的首份律师调查令。授权以令,便民以措,律师调查令的出具,不仅调动了律师的积极性,还为法官的判决和执行提供了更多可靠的依据,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提高法庭和律师的工作效率,对于许多亟待解决纠纷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项高效快捷的便民之举。

巧打“洋官司”——

保障境外企业权益

伴随着自贸区的落地、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自贸区法庭受理的案件中出现了不少“新面孔”。不久前,沈镇友还在为一个新类型的案件而烦恼。

原告某帽子公司是一家美国企业,杨某、邹某等三人在未得到该公司的授权下擅自在自己的淘宝网店上销售贴有该公司商标的帽子,侵害了该帽子公司的商标权,使该公司受到了较大的损失。该公司随即委托律师到马尾法院自贸区法庭起诉,希望杨某、邹某等三人停止侵权,赔偿损失。“这是我们法庭首次遇到的具有涉外因素和知识产权因素的案子,但我相信,这不会是最后一个。”沈镇友告诉记者,法庭立即组织研讨会,了解并认真学习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沈镇友法官结合实际并查阅相关法条发现原告方提出的赔偿价格过高,有调解余地,于是抱着定分止争的想法找来原告代理人张律师。

“张律师,根据《商标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是先根据实际损失确定的,但是本案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再按照被告方所获利益确定,你们诉请的赔偿数额过高于被告方所获利益,你方要不要考虑退让一步?”沈镇友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原告方面的同意,决定将诉请赔偿金额减半。最终,双方在法庭的调解室握手言和,痛快地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

这件案件办结后,自贸区法庭法官多次拜访高校法学专家,走访相关企业,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局、知识产权局等多个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矛盾纠纷调节机制,协同做好知识产权惩戒与保护工作。不久前,法庭的法官们还走访调研了马尾的互联网游戏产业园,开展以“法企联动助力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的座谈会。“把工作做在前面,才能给涉案企业最公正有效的保护。”沈镇友说道。

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源头,知识产权保护则是盾牌,包括我国在内,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将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供给侧改革中,我国政府更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从法律上来说,是往前迈了一大步;从服务经济来说,也是司法助力创新创业、升级‘中国制造’的一个重要举措。”参加联席会议的一名法学专家颇有感慨。

伸出“橄榄枝”——

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你们前期跟业主沟通要及时……”“业主来买房的时候要如实告知条款,诚信经营才能降低纠纷……”近日,马尾法院自贸区法庭的几名法官走进自贸区内某楼盘售楼部,对该房地产公司进行了回访。自贸区法庭与该房地产公司的结识源自今年该楼盘发生的系列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

自贸区带来了房地产业的火热,来马尾自贸区购房置业的人开始攀升,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类涉房地产的纠纷。今年初,该房地产公司在自贸区开发的某楼盘连续出现12起业主断供的现象,无奈之下,该房地产公司只好将陈某等12名业主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合同并相应赔偿违约金。在法庭的积极调解下,促成了该系列案件58.3%的调解率。

案件办结后,自贸区法庭法官决定对该房地产企业进行回访。回访中,法官们进一步了解了自贸区房地产企业在企业管理、售楼风险管控、售后服务、纠纷协调等方面的运作情况。“这样我们才能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司法服务。”自贸区法庭法官徐方说道。

其实,自自贸区法庭成立以来,针对企业的各类法律宣传从未间断过。供给侧改革正渗透和影响着法院执法办案工作,该怎样找准执法办案与供给侧改革的结合点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强有力司法保障是自贸区法庭法官们一直思考并探索的问题。

“送法进企业,其实一个是有助于企业和员工增强法律意识,一个也能将许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还能为我们的审判工作提供一些预警。”徐方认为,送法进企业实则还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在走访中了解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并未雨绸缪做出司法应对。

经济结构的改革让企业也开始“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普法活动,对企业来说,也成为一种刚需。“法庭到我们公司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方面的问题,也坚定了我们通过诚信经营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以及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信心。”自贸区内某互联网公司负责人谈及与法庭法官们召开的几次座谈会,表示受益匪浅。

(福建法治报记者 福建长安网记者 林珊 通讯员 陈海燕 任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