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知识付费”三大法律问题

2017-06-20 10:01:24 来源:福建法治报

答非所问是否违约

对于知识付费产品的定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认为,有的消费者可能花了几千元向某个知名人物提问题,结果对方回答“不清楚”。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如果提问者觉得回答名不副实,这实际上表明提问者和回答者之间的合同没有得到履行,提问者作为消费者也可以维权。

还有一种情况,回答者确实回答了提问者的内容,但是提问者认为不够全面。这属于消费体验的问题,并没有确定的标准。回答者提供的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服务的标准一般都不好明确,提问者和回答者之间也无法事先准确约定。从法律上来说,这种情况不好说是违约。

“有些知识付费噱头很大,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费用畸高。这是知识付费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副主任郑宁说。

郑宁建议,可以像淘宝一样,设置用户评价机制。如果知识付费产品评价过低,会影响到未来的销售。

知识产权如何保护

在知识付费产品中,知识产权保护是回避不了的问题。

“知识付费要防止别人侵权,比如有人听完课之后把讲课内容拿出去赚钱;可能有人提供的知识付费内容来自于别人,这也构成了侵权。知识付费平台最好在上线之前就和内容提供者签订协议,确保相关内容不侵犯知识产权。否则,平台就可能承担连带责任,因为没有尽到审查义务。权利人要增强版权保护意识,采取诸如投诉、举报、诉讼等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利。”郑宁说。

据赵占领介绍,有的App是这样做的:付钱之后开始回答,如果觉得回答得不错,其他人可以选择收听,但是同样需要付费,只不过费用相对较低。提问者和回答者都可以享受收益。对于一些热门回答者来说,尽管收费比较高,但是收听的人也很多,提问者并不吃亏。在这种模式下,知识产权侵权就会少一些。

不良内容怎样监管

在用户日益增多的今天,知识付费平台应该如何对待一些不良内容?“知识付费要防范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不能涉黄涉暴。知识付费平台要及时下架、删除涉黄涉暴内容。在这方面,可以强化信用惩戒。”郑宁说。

“对于一些不好的内容,知识付费平台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和人工手段审查,以便及时处理平台上存在的不良内容。知识付费未来的发展需要平台更多参与,无论是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对内容进行把关,都需要平台做更多的工作。”赵占领说。

(杜晓 孟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