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以特色戒治挽救折翼的青春

2017-12-05 10:11:36 来源:福建法治报

传播教育社会化

构筑新型矫治格局

推进课改,接茬九年义务教育。省未戒所严格落实《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教育矫治纲要》,与晋安区教育局形成长效教学合作机制,协调支教老师来所授课,完成正规课堂化教学任务,推进基础义务教学与社会九年义务教育完全接轨。将心理健康、法律常识作为必选教学科目,丰富内容、细化标准、考核教案。落实入出所教育、教学人员配备、教育时间保障、教材设施配套,保障未戒人员与同龄人享有同等受教育权,提高其教育融入感,打造未成年教育矫治品牌。

强化励志,传承国学经典熏陶。省未戒所开展弟子规、二十四孝、国学等传统文化教育,引导未戒人员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每月精读一本国学经典,邀请社会传统文化学者来所精讲国学经典知识,普及忠孝、礼仪等传统美德,敦促学员用传统文化理念重新定位正面理想坐标,树立八荣八耻的人生观、价值观。邀请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专家进行励志讲座,补充正能量,引导学员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放飞梦想,崇尚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筹建基地,弘扬中国禁毒文化。省未戒所结合“中国梦”精神,在“三大现场”广泛悬挂禁毒励志标语和宣传图片,弘扬戒毒文化。选定“戒”“慎”“归”三大主题,创新场所禁毒文化建设内涵。按照戒毒常识教学计划,指定专兼职民警教师开展戒毒文化教育,宣讲毒品危害。完善禁毒文化建设工程,开展禁毒知识讲座和禁毒征文比赛,举办“虎门销烟”纪念活动、观看禁毒宣传、举行禁毒宣誓,推进禁毒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增强未戒人员受戒意识。加强与福州市实验小学、福建警察学院、则徐中学以及周边社区联系,协商合建禁毒教育基地,构想利用资源优势吸引中小学生前来接受禁毒教育,拓展服务社会职能。

引动技能专业化

淬炼回归职业模型

主动介入,构建综合职业培训模式。省未戒所加强未戒人员接入社会前期成长模型干预,构建个体、家庭、场所和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技能培训模式。尝试参照YBC创业模式,系统组织职业技术培训和创业教育,汇集专业民警引导、戒毒人员兴趣、家庭大力支持、社会团队培训,将兴趣爱好转移到技能培训,根据戒毒人员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开展适合未成年特点的职业技能教育,改变其择业观念,增强创业冲动,培养并提高就业与创业技能,为顺利回归社会正常生活累积基础。

联合办学,推进专业技能认证接轨。省未戒所着眼回归社会重心,将未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纳入社会总体规划,借力社会专业力量展开职业技能培训。与福州市启航职业培训学校、福建省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联合办学,开设符合戒治需要、实用性强的面点、糕点、电工、编织中华结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职业资格获证率达98%以上。目前累计10名未戒人员获得由省人社厅颁发的初级中式面点师职业技能证书,14名未戒人员获得由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的“维修电工五级”职业等级证书,30名未戒人员取得厦门千如禅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颁发的中华结技能结业证书,顺利实现了未戒人员融入社会前的技能对接。筹建所内书吧、音乐餐厅、咖啡文化区等,探索利用模拟的社会场景平台,“预演”未戒学员回归社会技能。先后投入4.6万余元引进汉堡机、和面机、发酵机以及烤炉等专业炊事技能培训设备,对接社会炊事劳动岗位培训项目,建设实用新型培训平台,在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未戒人员自己制作特色糕点,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照管后续,实现无缝对接信息共享。省未戒所建立场所“倪妈妈”“郝爸爸”信息共享平台,以专门的QQ、电话和信箱全程跟踪家属对未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就业指导,每半年进行家庭实地走访,力所能及帮助未戒人员解决就业面临的问题。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当地公安部门、司法局(所)和综治办的联系与沟通,联合力量协助未戒人员解决家庭矛盾、提供就业岗位、解读相关政策,促进未戒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保持操守。借助执法部门力量,为戒毒人员提供必要的行为干预、同伴影响、集体督促等全方面的戒治保护,使戒毒场所与康复社区在未戒人员技能就业谋生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戒治工作链。

(罗正福 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