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福州市长乐区检察官的工匠精神
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14日讯 “工匠精神”,最初是指匠人们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对于福州市长乐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来说,认真地对待每一起案件,使社会公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就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 “匠心”是一种坚守 但凡“匠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宁静平和。福州市长乐区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陈春华,从事审查起诉工作14年,像一颗钉子般扎根在公诉岗位上。 前不久,她审查一起多人开设赌场案,嫌疑人利用微信群组织赌博,参赌人员众多,投注金额超过4000万元,银行转账记录、微信截图等信息错综复杂。而她依然一丝不苟,逐字逐句摘录卷宗,平静的外表上根本察觉不到她强烈的大脑风暴。 “匠心”是一种热爱 对于长乐区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陈捷,同事们对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庭审辩论时的洪钟嗓门。因为常常要加班赶案子,咖啡和胃药成为他办公桌上的标配。从检不过7年,他的颈椎病已经显现,近视度数更是年年加深,却始终初心不改。 “我喜欢对抗性强的案件,公诉席就是我的战场,辩护律师越强,我就越兴奋。”正是因为这份纯粹的热爱,他从不畏难,刻苦钻研业务、勤练庭审技巧,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办案骨干。 “匠心”是一种操守 长乐区检察院检察官李健说:“刑罚的目的,无非是治病救人。”身为公诉人的他在法庭上无愧为一名“良医”,但他认为不能只是局限于就案办案,必须综合全案去考虑所有的社会矛盾及关系的修复。 2011年发生的一起斗殴案中,预审时李健发现嫌疑人为了省下几元钱车费,徒步两三个小时走来,从而了解到嫌疑人家境非常困难,妻子刚刚去世,留下3个幼子,最小的还不满1岁。那天开庭结束后,他把嫌疑人叫到一边,塞给他一个信封:“里面有2000元钱,是我和另一个同事凑的。你拿回去,好好照顾孩子。”接过钱,嫌疑人当场跪倒在地,痛哭不止。 诚如他所说,刑罚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而他在“治病救人”的这条路上却能比别人走得更远。对于一流的“匠人”而言,人品比技艺更重要。 “匠心”是一种信仰 “匠人”之间的技艺传承,全凭“口传心授”。长乐区检察院公诉科科长林飞就是这样一个好师傅。检察官面对的案件有增无减,如何做到办案数量与质量的平衡?林飞是这样对年轻干警说的:“公诉工作是案件的最后一个出口,稍有差池就可能酿成冤假错案。我们宁愿辛苦一点、做得慢一点,也不能降低标准和要求。” 那些早已独当一面的年轻公诉人,依然记得科长的那句话:“公诉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信仰。” “匠心”是一种情怀 长乐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陈明旺,坚持亲自办案,即便是打字录入这样的事也从不假手于人。他坚持办理案件要查清事实的来龙去脉,尽可能查清更多的细枝末节,还要多方考虑,比如是否适宜取保、是否需要帮教等,以求达到最佳的办案效果。 为此,他常常错过饭点,也常常工作到夜里八九点才回家吃饭。他总是说:“办案思路很重要。吃个饭再上来,思路就断了,浪费时间。”就是这样坚持将案件办到极致的朴实情怀,成就了同事们心目中的“男神”。 社会前行的速度很快,人人都在忙碌奔波,但总需要有些人放慢脚步来踏实做事。这些公诉人,这些检察官,还有其他岗位的法律工作者们,正是坚守了“匠心”,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态度专注工作,为人民的安居乐业默默付出,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 (本报记者 陈钦祥 通讯员 黄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