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宁德边防支队打造“闽疆书香”文化固边工程

2018-01-19 08:54:41 来源:福建法治报

海岸线上刮起文明新风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月19日讯   1月8日,在宁德三都边防派出所“军民融合号”趸船上,十几名海上渔民围坐在趸船二层的“智慧书屋”,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三都边防派出所“智慧书屋”是宁德边防支队推进“闽疆文化”固边工程建设最早设立的书屋之一。这个书屋面积不到十五平方米,各类图书和杂志分门别类地整齐排列在书架上,不光有传统的纸质图书,还有kindle阅读器供网络 “冲浪”、“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将图书‘扫’回家”的数字资源导航点、“E播宝”、流动书箱文化下乡……一应俱全的设备提供了“随时随地、永不关门”的阅读体验。

在“智慧书屋”内,45岁的渔民黄品松正在认真阅读。10多年前,他从安徽老家来到三都澳,从此便爱上了这座海上浮城。如今,他一家四口人,以养殖黄花鱼为生,一年纯收入五六万元,物质生活改善了,精神需求随之提升。自从有了智慧书屋,他有时间就往派出所跑,来这里学习点种养殖技术,和熟人朋友唠唠家常,很开心。

借助“智慧书屋”这个平台,该所还与三都镇教育中心协作,在“智慧书屋”办起了“渔民网上行”培训班,教授电脑基础知识,开展网络购物、开办网店、手机应用等培训。如今,在“智慧书屋”里开展主题读书分享、全民阅读、助学圆梦、文化下乡、国防教育等配套活动已经成为了常态化,在海上刮起了一阵文明新风。

“远离酒桌,亲近书桌,成了这里的新风气。”孟澳村文书黄圣利对“闽疆书香”催生的文明新风深有感触。以往渔船民业余生活既单调又无益身心健康,现在生活方式变得更文明健康了,精神面貌也慢慢发生了变化,酗酒、赌博、打架、纠纷等情况明显下降。

“军民融合号”趸船内的“智慧书屋”是海上群众汲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阵地,而三都镇城澳旅游集散中心内的“闽疆书香”数字书屋则成为了旅客们的休闲好去处。

在该中心数字书屋内,侯船的游客有的在忙着翻书,有的在忙着扫码,个个不亦乐乎,等船的烦躁、无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心平气和悠然信步。军民融合数字文化导航站俨然成了景区码头一张新的名片。

“我去过不少地方,以前只知道机场候机厅有舒适的书屋,没想到码头也有了这样的心灵驿站。”林琳是来自浙江的背包客,前往三都澳斗姆风景区的途径这此处,她一边在书架间流连,一边夸赞这个小小的阅读空间。林琳表示,因为这个书屋,让她对宁德的印象都变得更好了,再有驴友问去哪里玩儿,一定会推荐宁德。

书香飘过千里海疆,警民携手共谋发展。闽东特殊的地缘环境,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问题,直接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了破解群众文化需求瓶颈,宁德边防支队从军民融合处精准破题,探索出警地共建文化模式,打通了文化融合“最后一公里”,成为了闽疆文化固边工程建设的一个鲜活样本。

目前,在宁德1046公里海岸线上,像这样的智慧书屋、军民融合数字文化导航站、导航艇、图书室已有32处,实现了沿海边防一线全覆盖。“闽疆书香”文化固边工程实施以来,赢得了驻地文化局、学校、图书馆、渔业、农科等部门支持,形成集文化共享和公安边防资源整合的“双线立体”服务新模式,受到闽疆群众和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谱写了文化固边新篇章。

(本报记者 龚丽雯 通讯员 袁自由 黄超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