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祖训解纠纷
清流县灵地镇化解矛盾纠纷有一套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16日讯 “多亏了你的耐心工作,这才把事情解决了,还让我们和好如初。”近日,灵地镇灵地村调解员黄玉喜成功调处一起田地分界的纠纷,得到当事人黄某明、黄某林连声感谢。 原来,黄某明与黄某林因为农田和开荒地之间的界线不清产生了纷争。当镇、村两级调解人员到达现场后,双方情绪激动,仍在争吵个不停,根本无法进行调解。调解员们只能将双方强行拉开,采取“背靠背”的方式进行劝说。“崇孝悌、睦家族、和乡邻、明礼让……”调解员黄玉喜在对黄某明的说理调解的过程中,适时提起黄氏的祖训,黄某明很快情绪就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太冲动了,不利问题的解决,之后他与黄某林进行互让协商,确定分界线,达成协议,双方握手言和,又成了好邻居,一场田地分界的纠纷消弭于无形。“都是自家亲房,为这点小事吵架,真的是太不应该了。”黄某明感慨地说道。 清流县灵地镇是一个纯客家人聚居的集镇,全镇辖14个行政村,14000多人,客家精神根植于人民群众心中,对“和为贵、亲善邻、讲团结、有大爱”的客家祖训有很强的认同感。依托客家文化优势,近年来灵地镇将客家祖训融入到“平安灵地”综治工作中,招募宗族调解员,建设宗祠调解室,结合综治网格化建设,走出特色的综治平安建设之路。 “每个村的村民绝大多数是同宗同源的亲房族人,一村一姓,同宗同源。现今讲究的是法治社会,但是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所以还是‘睦宗族,和乡邻,明礼让’的祖训更融人情味,更易感化人。”黄毓芳是一位退休老干部,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灵地村宗族调解员、平安志愿者。去年12月,村民黄某群与黄某云两家为新建房子的施工便道的占地问题产生纠纷,导致所处地段连片建房的7户人家施工停滞,黄毓芳出面调解,晓之以祖训大义,述之以宗族亲情,借助家族祖训,一场纠纷柔情化解。 把客家文化融入到基层调解中,这不仅是对客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还是对基层调解方式有效创新和补充,更是普法宣传教育中的亲情、道德感化。近年来,灵地镇党委、政府在加大综治普法宣传力度的同时,整合人民调解资源,按照“客家人管客家事”的原则,聘请宗族调解员,在矛盾纠纷发生的第一线,建立宗族祠堂调解室,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最大限度防止矛盾纠纷扩大和激化,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疑难纠纷不上交”,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彼此之间有矛盾,闹得不可开交,我们就把他们都请到宗族祠堂来,在祠堂先祖面前调解。到了祠堂,当事人双方就都同时感觉到,大家都是自家人,没必要把小矛盾纠纷越闹越大,大家都礼让一步,事情就好解决了。”黄毓芳说道。 另外,灵地镇推行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建立镇、村两级网格化管理平台,与客家传统文化实现“三结合”,一是原有的综治力量与宗族调解员相结合,二是司法调解与客家祖训调解相结合,三是平安普法宣传与客家文化宣传相结合。围绕收录社情信息、宣传政策法规、开展平安巡逻、协助社会管理、调处矛盾纠纷、提供综合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建立了“大调解、大防控、大服务”工作体系,实现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社会治安有效防控,群众诉求积极回应,创新了农村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新格局。 据了解,灵地镇党委政府2017年共招聘44名各村各宗族长者为平安志愿者和宗族调解员,在各村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和普法宣传工作。在现有的20个保存完好的客家宗祠祠堂,选择建立2个宗祠调解室试点。一年来,共成功调处矛盾纠纷31起,大大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 (本报记者 黄丽青 通讯员 赵衍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