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华安县法院沙建法庭庭长蔡旺清的法庭生涯

2018-07-16 10:28:22 来源:福建法治报

“我这些年都快没朋友了”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16日讯  蔡旺清在沙建法庭工作时间足有26年。他说:“一个地方工作久了,好处就是熟悉,不管人或事。”1989年,蔡旺清以书记员身份开始了他在沙建法庭的工作,直到2000年他调到华安县法院。时隔三年,他以负责人身份回到沙建法庭,一直工作至今。蔡旺清是一位熟悉民风、民俗并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调解能手。“只要做到不偏不倚,群众就会信服你。”蔡旺清告诉记者,基层法庭工作,公信尤为重要。

“不公正、清廉,我站不住脚,又谈何威信。”蔡旺清认为自己法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原因,要得益于他多年来建起的公信力。他打趣自己:“我这些年都快没朋友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蔡旺清从不在业余时间与当事人接触。甚至朋友来访,只要是关于案件的,也都会被他一一回绝。作为沙建法庭庭长,蔡旺清不仅自己清廉,他也要求法庭的同事们要清廉。“我们经常开展廉政教育,保持队伍的纯洁性。”正是得益于这种坚持,沙建法庭在当地一直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

多年来,蔡旺清法庭工作越发得心应手。其中,群众心中建立的公信是重要原因,但他独到的工作方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定分止争的地方,就该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我虽然不是法律科班出身,但熟悉农村情况是我的优势,尊重乡风民俗、因势导利开展工作,能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017年3月份,陈某等人联名前来沙建法庭要起诉陈某和、陈某方,要求两人退还祖厝拆迁补偿款。分家的事常有,对于法院来说也算是司空见惯,处理起来并不是特别的棘手。可眼前这起分“家”案着实让蔡旺清有些头疼。

原来,日新村的刘和社、后厝社、招进洋、万和楼等4个村民小组绝大多数姓陈,属宗亲。他们共同供奉祖先的宗祠,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因为他们的先祖陈某某系属五房第三子,所以大家都将这个陈姓宗祠称之为“五三祖厝”。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五三祖厝”再没使用,年久失修的祖厝逐渐破败,平时只是堆放一些杂物。祖厝的门口埕原已破损,陈某和、陈某方为翻晒农作物,各自出资改造成水泥地面。平时祖厝少人问津,倒也相安无事。

2017年,沙建镇日新村规划新村建设,“五三祖厝”被拆迁,退出了它的历史舞台。祖厝拆迁款共58600元,陈某和、陈某方以祖厝门口埕系其改造使用为由,两人共领取了8000元的拆迁补偿款。

一石激起千层浪,周边四小组陈姓后人对两人的行为纷纷表示不满,要求他们退还补偿款,但被拒绝,这才有了之前的一幕。在了解原因后,蔡旺清接过几人的诉状,并安抚大家坐下来谈。

“祖厝是大家的,要分大家都得分。”

“这钱要没分好,我们几个小组村民坚决不同意新村建设!”

“蔡庭长,你要没把这个钱分个明白,今后大家结怨事情就大了。”

……

人还没坐下,众人就你一言我一语争着向蔡旺清诉说。

蔡旺清一边看起诉材料一边劝说:“祖厝大家都有份,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打官司要有证据,你们几个人也不是村民选举的代表,要起诉的话,主体上恐怕不符合要求。”未待众人反驳,蔡旺清接着解释,“案件涉及几个小组上千号人,你们先别急着起诉,我和村里头协调一下,帮大家想想办法。”

“行,我们听庭长的。”就这样,蔡旺清开始调查工作。他深知该案涉案群众人数众多,涉及面广,又包含诸多陈氏宗亲的情感因素,虽然一时劝回众人,但事情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彻底的解决,最终还是会起诉到法庭,甚至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为更好地做好诉前调解工作,他深入日新村走访了村委会主任和各小组了解情况的老人,掌握了“五三祖厝”和陈姓家族的有关历史变迁。同时,他还与村委会组织各小组村民推选出8名有声望的议事代表,听取大家对拆迁款的分配意见。

2017年5月26日晚7时,蔡旺清会同镇司法所、土地所和村委会等单位进行联动调解,四小组村民代表达成一致意见,各小组根据人口数按比例进行分配,万和楼2份,其余3个小组各1份,陈某和、陈某方当场向村委会归还拆迁款8000元。至此,这起纠纷顺利和解,众人也对蔡旺清赞不绝口。

“要求当事人暂缓起诉开展诉前调解,而不是在立案后进行诉讼调解,满足大家宗亲情谊的心理需求,案件的调解就有了商量和回旋的余地。”蔡旺清事后总结,他认为调解工作就该因势导利,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灵活运用调解手段,才能真正达到案结事了人和。

2007年至今,蔡旺清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528件,其中调解、撤诉1295件,判决230件,调撤率84.7%,无超审限案件,审限内结案率100%。26年来,蔡旺清的时间消逝在庭前调解中、庭中公正审判声里以及法庭日常工作安排声里。他憧憬着:“等退休了,我就可以好好和朋友们聚一聚了。”

(本报记者 洪凌霄 通讯员 张碧慧 郭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