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一纸悬赏令破解七年执行难

2018-09-28 09:48:24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28日讯  “黄法官,你好,我今天是过来还钱的,现在朋友圈、本地论坛到处都有我的悬赏公告,除了每天提心吊胆,担心人家去举报我,还觉得很丢人,希望法院尽快把悬赏公告撤下来。” 近日,被执行人朱某迫于压力,主动来法院履行法律义务。这是莆田市秀屿区法院推出执行悬赏令后的一个成功案例。

2010年10月,朱某向郑某借款3.2万元,出具借条约定2011年4月1日还清欠款。但到还款期限后,朱某却没有履行还款义务。郑某只好向法院起诉要求朱某还款,朱某却拒不到庭应诉。因双方未约定利息,法院于2011年5月11日判决朱某5日内偿还给郑某3.2万元,并自2011年4月2日起按银行贷款利率计息,利随本清。判决生效后,朱某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义务,郑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运用多种执行措施查找朱某及其财产线索,均毫无所获。朱某也和执行法官玩起“躲猫猫”,四处躲藏,逃避执行,执行法官虽然多次前往朱某家中,但总是扑空。郑某亦通过各种途径,多方打探朱某下落,均无果。本来只是一个借期6个月的借款合同,硬生生地被拖了7年。

后来,执行法官向郑某详细介绍了执行悬赏制度,可以通过发布执行悬赏令发动社会力量一起寻找朱某。了解执行悬赏制度后,郑某当即申请对张某发布执行悬赏令。法院应当事人申请,向社会公开发布悬赏公告,鼓励社会公众积极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并通过法院微博、微信传播,扩大覆盖面。

执行悬赏令发出后,很快就在微信朋友圈被多次转发。接到消息的朱某慌了神,既觉得害怕,又感觉丢人。于是,他主动联系了执行法官表示愿意按判决支付债务,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悬赏执行’是发动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的有效手段,即通过悬赏公告,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并对隐藏、转移财产的被执行人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有助于遏制其逃债行为,促使其自动履行债务。同时,借助网络强大的优势,在全社会形成了一张围猎失信被执行人的大型网,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强大的威慑力。”执行法官表示。

目前,该院已有8件11人设置悬赏,金额1000-10000元不等,促成执行和解2件,主动履行2件,收到执行线索40余条。

据了解,该院将进一步扩大执行悬赏公告覆盖范围,充分调动了社会公众的力量,掌握被执行财产和“老赖”行踪,向失信被执行人施加强大的心理压力和法律威慑力推动,破解执行不能案件的进程。

(本报记者 陈琦 通讯员 何遇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