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记者近距离体验厦门思明法院金融案件集中审判机制

2019-03-27 14:49:21 来源:福建法治报

5分钟内“一键生成”45份文书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27日讯  厦门市思明区地处海西经济区的金融中心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中心。近年来,随着非法集资犯罪花样翻新,对法院审判人员的金融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将莲前法庭打造成全省首个集中审理涉金融类纠纷、涉互联网类纠纷以及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专业法庭,通过规模化、专业化审判提高审执质效,统一裁判标准和尺度,为促进厦门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据悉,2018年以前,思明法院的金融案件分散在5个庭室进行审理,集中化程度较低,人均结案398件,平均审理周期78天。思明法院试点金融案件集中审判,组建专门审判团队集中审理涉金融纠纷后,效率大大提升,人均结案629件,平均审理周期42.05天。

日前,记者来到思明法院莲前法庭,近距离体验思明法院金融案件集中审判机制,感受金融案件专业审判的智能与高效。

潮汐现象是自然界的一种周期性运动。在厦门思明法院莲前法庭,金融与互联网案件也有它们自己的“潮汐”。经过长期金融审判工作实践,莲前法庭探索形成以集中立案为“潮”,以集约结案为“汐”的“潮汐”审判管理法。

3月13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法官们的办公区域。法官助理林晨通过实际操作演练,向记者介绍了该院的“潮汐审判法”。

法庭为相同原告的系列案件规划固定立案时间,引导当事人固定在月初起诉,在周期内集约立案;引导金融机构约定送达条款,还采用集中邮寄、集中上门等方式集约送达,缩短送达周期。

在当天的日程安排中,林晨手头有15个案件,等待“潮汐”审判管理。记者注意到,林晨在登录该系统后,导入金融机构在银行端口填写的要素表,系统智能抓取借款情况、抵押登记、违约情形等信息,自动填充到相对应文本框中,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删改要素内容。

只见林晨鼠标轻点几下,导入金融机构在银行填写的要素表,系统智能抓取各项信息后,自动填充到相对应的文本框中。不一会儿,每一起案件包括庭审笔录、判决书、宣判笔录在内的相应文书就“一键生成”了。短短5分钟,林晨手头的15个案件生成了45份相关文书。

“其实,庭审笔录、判决书等诉讼文书都有很多要素式的内容,完全可以事先录入,形成一个模板,避免法官每次重复录入花去大量时间。”隔壁办公桌的莲前法庭副庭长林芳介绍。以这一思路为切入点,莲前法庭与科技公司共同研发了“法律文书智能生成系统(智成)”“审判流程智控系统(智控)”等信息化应用,推进审判工作集约化、高效化、专业化,让法官和当事人充分享受到科技与司法融合带来的红利。

那么,案情多样、计算冗杂、涉及文书类型繁多的借贷案件,是否也可以“一键生成”判决书?法官助理曾国川使用智审系统向记者说明了“一样可以”!“我们对借贷涉及的主要要素以及其他审判事务进行精细化、模板化设置,并相应地改变庭审记录方式,自动提取案件要素,法官通过勾选和简单的填入,即可生成判决书。”曾国川说。

记者注意到,在其中一起案件中,曾国川勾选了“约定为个人债务”“夫妻一方不知情”“借款发生于分居期间”等选项后,系统立即给出“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形选项。

原来,这个系统事先抓取了民间借贷等各类案件的审判要素,包括案由、案号、原告、被告、证据、诉讼请求等信息,形成模板。法官或书记员在开庭时录入相关信息,就像填空一样,系统即可在短时间内自动生成各类文书。

借助智能系统,莲前法庭实现了审理高峰期,一个上午即可高效审理50个金融案件或20件民间借贷案件,金融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从50天缩短至25天以内。这些智能系统可谓是“傻瓜式”操作,背后却凝聚了思明法院审判团队的心血。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法官们的工作量,让他们有更多时间、精力投身金融、互联网案件精审,推进审判工作集约化、高效化、专业化。

(本报记者 王淯滢 通讯员 思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