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民警师徒的别样“匠心”

2019-05-31 10:38:48 来源: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31日讯 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31日讯  凡学百艺,莫不有师。师徒间的心口相传,传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是专注的工匠精神。一线民警师徒之间,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匠心与感动。
 
今年43岁的黄德水,是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三叉街派出所的副所长。从警多年的他,处理琐碎问题可以说是“易如反掌”。2003年,黄德水从仓山交警大队调任至三叉街派出所,成为了一名社区民警。“我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种信念在他心里生根发芽。2017年担任三叉街派出所副所长后,黄德水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日常除了要处理所内的事务,社区的工作也不能落下。
 
三叉街派出所社区民警的年龄结构偏大、创新意识不强,导致社区基础防控水平薄弱滞后、治安隐患“老大难”等问题突出。黄德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十分渴望有一个年轻的徒弟可以传承,继续为社区群众服务。
 
2015年,黄德水获评“省五一劳动奖章”后,“黄德水劳模工作室”也正式挂牌成立。同时,他也迎来了他的徒弟王宁。
 
2015年,王宁研究生毕业之后通过招考进入了三叉街派出所,担任一名社区民警。入警之初,王宁面对千头万绪的社情民意常常忙得焦头烂额,又少见成效——入户采集居民信息时吃闭门羹是家常便饭,清查黄赌时被群众挖苦管得太宽,消防安全检查时老板借口太忙并不配合。四处碰壁的情况并没有让王宁气馁,却让作为师傅的黄德水看了颇为心疼,时常安慰鼓励他:“小王啊,开展社区警务工作首先要学会做百姓的贴心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他们分忧解劳才能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除了言传,黄德水还积极采取身教的方式,力求让王宁尽快熟悉工作诀窍。
 
村东社区的王老伯今年77岁,膝下无儿无女,生活十分不容易,政府的“五保金”成为了他唯一的经济来源。考虑到王老伯的真实情况,有时候黄德水会带领王宁去看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看到老人家中椅子断了一个角,主动帮助老人修好;看到屋子封闭狭小,叮嘱老人使用煤气的时候要注意通风……温情的话语让这位寡居多年的老人深受感动,紧紧拉着师徒二人的手不肯放开:“小水哥,你们真是好人,谢谢派出所这么多年关心照顾我……”拜别王老伯后,在回去的路上,王宁猛然发现周围邻居看向自己的眼神变了,以前形同陌路的居民开始跟自己点头微笑。他们仿佛带着一丝尊敬、一双温暖的眼睛告诉他:群众工作并不复杂,只需要这么一次真诚的看望就能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走访和看望,仅仅是社区民警工作内容的一部分,破案打击、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才是他们工作的“重头戏”,这也正是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黄德水的另一位徒弟蔡灯曾经是一名案审民警,在这一项工作中,师徒二人又擦出了什么火花呢?
 
2018年5-6月份,三叉街地铁口盗窃案件频发,影响着社会治安稳定和群众的安全感。黄德水带着蔡灯分析研究盗窃警情,经过近一周的梳理,最终发现了一伙专门盗窃地铁站周边停放的电动车电瓶的盗窃团伙。总结出小偷的作案规律之后,黄德水便安排蔡灯和其他民警轮流在小偷的作案时间段内进行蹲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蹲守的第四天发现了两个小偷,并将他们抓获。犯罪嫌疑人先是否认自己有盗窃行为,但黄德水将证据展示在犯罪嫌疑人面前,并分析了他们的作案特点,最终犯罪嫌疑人心服口服,如实供述了数十起的盗窃行为,并协助民警将负责销脏的犯罪嫌疑人郑某抓获。案件虽小,但是群众利益无小事,事关百姓民生就要全力去做。师徒二人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证实了为人民破案的承诺!
 
类似这样的爱民为民的故事,每天都在三叉街新村上演。

(本报记者 林珊 通讯员 洪思颖 岳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