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人心治乱 全民参与创安
打伞破网 正本清源纵深推进 人们常说“打蛇要打七寸”。黑恶势力的“七寸”,则是其背后的“保护伞”和“关系网”。有些黑恶势力之所以有恃无恐、恣意妄为,之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根本原因在于有幕后的“保护伞”为其撑腰。从某种程度而言,“保护伞”不除、“关系网”不破,黑恶势力就扫不干净,甚至可能死灰复燃。集美区坚持把“打伞破网”作为主攻方向,从源头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集美区纪委监委紧盯辖区涉黑涉恶案件,及时对接政法机关,全面细致查阅所有卷宗档案,集中力量深挖彻查。截至目前,共受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44件67人,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6件16人、“保护伞”6件6人。 “打伞破网”必须敢于动真碰硬。集美区严格落实“一案三查”,对辖区涉黑涉恶案件逐个过筛,已责成8家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41名相关责任人分别予以不同程度的责任追究。 此外,集美区还着重把好村干部入口关,持续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回头看”, 组织20个联审部门再次逐个对460名村居“两委”干部进行重新审核把关。针对个别涉及村干部的信访件,重点跟踪后续调查处理情况。 探索经验 创新做法提质增效 大数据引发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不仅改变生活,改变世界,带来了公共空间、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公共治理的重构,也成为了提升扫黑除恶战斗力的“新引擎”,催生斗争形态和打击思路发生革命性变化。 “数据战”作为一种崭新的作战样式逐步显现:与黑恶势力对决,数据先行。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 集美区积极探索创新,依托区公安分局二级指挥情报中心,成立区公共安全管理中心,运用大数据共享,聚焦扫黑除恶重点,实现了从“人工排查”模式向“数据摸排”模式的转变,有效推进了涉黑涉恶线索精准摸排、重点分析、管理漏洞倒查,进一步推动了综合治理工作。 据介绍,去年破获的陈某伟等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就是在对近几年(2016年以前)集美北区(侨英街道)涉黄赌警情居高、诱发各种社会治安重难点问题,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最终使该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线索浮出水面。 集美区通过“大数据+扫黑除恶”,实现精准打击,提升专项斗争打击效能。 此外,前年集美区还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成功掌握涉及辖区多所高校、涉案金额高达400余万元的非法“校园贷”线索,成功打掉该“校园贷”犯罪集团。 与此同时,集美区还探索实践“认罪越早、从宽越多”量刑理念,形成“321”阶梯式从宽量刑机制。 越早认罪,司法资源耗费越少,越能提高司法效率。集美区通过“321”机制的运用,引导大量犯罪嫌疑人尽早认罪,极大地促进了刑事案件的侦破。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集美警方在侦办以陈某伟为首的涉黑专案(涉案129 人,涉及8个罪名)时,成功运用了该理念。该案首犯陈某伟一直躲在幕后指挥,又具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且该犯罪组织实施的犯罪多为隐案,直接指向证据的取证难度很大,给案件的侦办带来不小困难。通过“尽早告知、充分解读、及时帮助、灵活引导”的方法,让犯罪嫌疑人明白“早认罪,从宽多”的道理,有力促进了多名污点证人主动自愿认罪并检举揭发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事实,攻破了审讯难点,提高了侦查效率,成功分化瓦解犯罪集团严密的防御体系,对全案的侦破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战运用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王淯滢 通讯员 陈威鹏 陈贵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