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特殊的“逆行者”

2021-02-26 01:12:36 来源:福建法治报

我省监狱戒毒系统警察春节“不打烊”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26日讯 新春佳节,正当人人翘首以盼,期待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时,有这样一群人“背道而驰”选择“原地”坚守——春节里,他们不能与家人团聚,毅然背起行囊、整理着装、擦亮警徽,奔赴疫情防控与场所安全稳定的最前方。他们就是我省监狱戒毒系统的人民警察。

高墙内的那一抹藏蓝

昏暗的灯光下,他佝偻着腰反复搓洗着面盆里的毛巾,听到邻近的村落里传来阵阵烟花爆竹声,才发出呢喃细语,“又过年了啊。”?

徐文进,是清流监狱清流监狱第四监区监区长。一个人过春节,对于身为监狱人民警察的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说实话,每年春节基本都会轮到我上班。”徐文进说,监狱工作每一个小细节不能有丁点马虎。春节期间正是服刑人员思家情绪高涨之际,加之今年防控疫情情况特殊,积极做好服刑人员心理防护工作,加强心理疏导,消除其恐慌情绪,稳定改造思想尤为重要,自己守在监区内更放心些。

大年三十晚上六时许,徐文进吃过晚饭,整理好着装开启夜间巡查模式。趁着罪犯收看新闻联播的间隙,他在监舍楼外围及围墙周界巡查,检查设施设备,查找问题隐患。夜幕下,这个消瘦的背景略显伟岸……

来到值班室,徐文进与值班民警拉起了家常,“小陈过年好啊!”“监区长也不回家过年的吗?”“我们干警察的,还分什么过年不过年,时刻‘冲锋在前,干在实处’就对了!这‘年’,我和你们这群‘家人’过不也一样?”

每每春节,徐文进都会找机会跟值班民警寒暄几句,化解大家思家念亲情绪。在他眼里,这些民警就像自己的孩子,无法与家人团聚的心情他深有体会。

“最近情况如何?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积极改造,争取早点和家人团聚。你们有什么新年愿景和改造诉求可以告诉我。”临近九时,这个刚对服刑人员进行了集体教育的监区长又来到号房,针对几名家在省外、长期无人会见、改造信心不足的服刑人员开展教育谈话,及时疏导他们的改造情绪,引导其树立信心,摆正心态,化解潜在问题矛盾。?

夜渐渐深了,监区慢慢寂静下来,徐文进组织完收号回到办公桌前时已过11点。伏案桌前,他回忆着自己的一天,将所做工作一一进行记录。明天该做什么,也条序清晰地列好。

新年的钟声终于敲响,五彩的焰火照亮黑夜,声乐琅琅,时光年轮铺开了新篇章。

凌晨,稍事休息的徐文进在巡查完各个号房的情况后,又到各分监区值班室看民警值班情况,查阅值班记录……

徐文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是千万监狱人民警察的小小缩影。逢年过节,高墙下铁网里,许多藏蓝的身影仍坚守在各自岗位上,用忠诚和担当守卫着信念、守望着和谐、守护着平安、守候着美满。

多角色巾帼“指挥官”

“指挥长,一号宿舍监控掉线了。”

“指挥长,视频探访系统断网了。”

“指挥长,过道上的巡逻灯不亮了。”

……

对讲机里时常传来呼唤她们的声音,她们的“指挥棒”成了连接高墙内外的桥梁。

2021年新年伊始,省女子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因疫情防控形势需要再次封闭执勤,为确保封闭管理区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管理区的指挥长们率先垂范,接力式带领民警投入到“防疫情、保安全”的工作一线。

“民警队伍稳定,是场所安全的关键。”进驻封闭管理区当天,指挥长顾不上整理行装,立即组织各大队负责人,召开“碰头会”,重申封闭执勤的制度和纪律要求,研判所情动态,提出工作目标,为民警加油鼓劲。

在封闭执勤的一周里,她们紧盯场所现场安全管理,现场查看戒毒人员出收工秩序,对戒毒人员生活、康复劳动、康复训练及晚间教育等场所进行巡查。

节日如往常,平凡又闪亮。在喜悦的新春氛围里,她们并没有放松警惕,坚持晚间教育时间到各大队开展晚讲评,组织戒毒人员座谈、个谈,通过谈心谈话了解戒毒人员的所思所想,安抚戒毒人员焦躁的不良情绪,从源头上化解安全隐患。

“今年情况特别,当前场所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是疫情防控。”据介绍,为提升执勤民警的应急处置能力,指挥长们还以大队为单位,开展发热人员“一分钟”现场处置和“一分钟”现场安全紧急处置演练,通过演练不断改进处置中的不足,完善处置预案,降低安全防控风险。

有人说,她们是现场管理的“指挥棒”、是民警队伍的“领头雁”、是场所安全的“督导员”……其实,在封闭执勤的特殊时期,她们还身兼“大管家”之职,戒毒人员习艺车间、康复训练场、戒毒食堂、进出仓现场,哪里有需要,哪里有问题,哪里就能见到她们忙碌的身影。

在疫情防控一线,在封闭换防的轮转中,她们擎旗为向、冲锋在前,用忠诚守护场所稳定,用担当筑起安全屏障,用实际行动践行铿锵誓言,彰显了新时代司法戒毒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和责任担当。

(本报记者 胡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