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2000多公里外的来信

2021-03-24 10:54:56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24日讯  “感谢警官们,是你们让一个灰心的人树起了信心,让一个绝望的人看到了希望,让一个内心如冰窖的人感受到了人间的美好和温暖……”3月1日,宁德监狱三监区收到一封来自刑释人员聂某的感谢信,尽管只有几张薄薄的纸,却字字透着真诚和感激。而这封跨越2000多公里的感谢信,背后是一个关于挽救与新生的故事。

年仅23岁的聂某是云南永善人,早前曾与女朋友一同在厦门务工。因结识了社会闲散人员,聂某在一次酒后与人发生冲突,打伤他人,他也因犯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10个月,于2020年6月入监服刑,入监时余刑近8个月。

2020年8月3日晚,新下队的聂某第一次拨打了亲情电话,与女朋友(未婚有子)取得联系。本是一件开心事,但聂某却收到女朋友要带着孩子离开他的消息。这对本就内心脆弱且自责的聂某而言,这犹如晴天霹雳。悔恨交加下,他甚至做出了吞食异物、写遗书等极端行为。所幸分监区民警早有防范,在发现聂某异常行为的第一时间果断制止,并及时送往监狱医院就诊。而有关聂某的攻坚转化工作也由此展开。

“越是难啃的骨头,越是要发扬攻坚克难精神,将工作做好,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面对棘手的转化工作,三监区监区长杨文彬说。为了成功转化聂某,帮助他重拾信心,经监狱同意,三监区将聂某列为重点转化对象,并成立攻坚转化小组。由杨文彬牵头,聂某所在的包号民警郭含鑫等人为成员,制定计划共同推动聂某攻坚转化工作。

日常管理中,郭含鑫等人密切关注聂某的行为举止,时常利用夜间教育时间与聂某开展谈心谈话,从他的兴趣爱好、人生理想切入,主动关心其身体、家庭、生活等情况,逐步建起双方信任的桥梁,以此对聂某进行心理矫治。另一方面,监区领导主动联系聂某家属,借助亲情的力量让聂某悬崖勒马,巧妙通过其女朋友母亲这个突破口,做了大量思想工作,说服聂某女朋友慎重考虑,积极为他争取女朋友原谅的机会。

经过民警坚持不懈的努力,聂某心中那块“顽石”慢慢被击碎。原本内心封闭的他逐渐变得开朗,不仅主动向民警袒露了内心想法,还聊起了儿时的悲惨遭遇,和轻生的原因。同时他也郑重承诺,一定会痛改前非,安心改造,争取早日新生弥补对家人的亏欠。

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恰逢聂某刑满新生的日子。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聂某将由民警负责遣送回原籍。当日凌晨4时许,天还未亮,负责遣送的三监区民警陈伟达、余青青在举家团圆的日子踏上了千里遣送路。经过2次转机,2次转车,历时16个小时,终于在除夕晚上8时许抵达云南省永善县司法局,并顺利完成衔接工作。聂某为表示感谢,拿出了仅有的200多元刑满路费感谢民警。“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遣送是我们职责所在,希望你能洗心革面,回归正途,也祝春节快乐!”陈伟达、余青青婉言谢绝了聂某的好意。

一次攻坚转化,一场千里遣送,是宁德监狱在践行“五大改造”新理念上的努力实践,也展现了民警包号管理制度对教育改造工作的积极作用。而这样的故事,在这座高墙内还在演绎着……

(本报记者 龚丽雯 通讯员 黄廷超 卢孝露 彭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