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不打烊”的“警务外脑”

2021-06-04 15:27:04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州市公安局洋中派出所深化“枫桥经验”引入行业性调解专家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4日讯 “我认可会长和医生的意见,不会起诉了。”日前,福州市民王先生到台江区一家知名餐饮店内品尝美食,上吐下泻,之后与店老板争执不下。福州市公安局洋中派出所民警知悉后,找来该所“专家调解库”里的餐饮行业会长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医生共同调解,帮王先生找到身体抱恙的真实原因,最后“案结事了”。

矛盾纠纷调解是基层所队警务工作的重要一环。然而,群众产生矛盾纠纷的具体原因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对专业知识要求越来越高,许多民警往往“有心无力”。“因此,借助‘外脑’,让各行业精英及早介入调解过程,组建‘专家调解库’,势在必行”。洋中派出所所长郑国清6月1日接受采访时谈及建立“专家调解库”的初衷。

该所“警务外脑”建立的契机源于2020年的一起调解事件。

林先生父子因常年矛盾积压,几乎天天因琐事发生争吵,在一次对话中甚至拳脚相向,互相扬言要上法院“对簿公堂”。得知情况后,社区民警郑广滨立即赶到现场调解。

“如果按照普通的殴打他人的案件进行处理,案件虽然能顺利了结,但父子关系却有可能永远无法修复,还给双方身心造成伤害。”郑广滨希望这对父子能打开心结。

于是,郑广滨通过走访调查,充分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社会经历,“当时判断,除了需要专业心理医生帮助外,事件中法律关系也需律师提供专业意见。”在律师和医生协助下,父子二人开诚布公,把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诉求一一“倒出”,父子二人冰释前嫌。

教导员刘景剑在梳理过往成功调解案例中看出了该起事件中“专业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获得启发:建立一套常态化机制,组建派出所自己的“专家调解库”,更高效地处置矛盾纠纷。

根据辖区多发警情寻找行业性专家,依托党建平台与热心行业精英会签“调解联盟”协议,颁发“专家调解库”聘任证书......如今,洋中派出所把调解工作向网上拓展,建立“守望相助”微信群23个,民警24小时常驻社区、网上网下相融共促的良好局面,建设网上调解室,让调解渠道更丰富,信息触角更灵敏,有效提升了人口管理、巡逻防范、纠纷调处、隐患排查等效能,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问题即解决”的目标。“我们向群众承诺,调解工作‘24小时不打烊’!”刘景剑的话掷地有声。 

治理之要,重在基层。“枫桥经验”之所以历久弥新,在于始终依靠党的领导,始终激活基层基础这一深厚本源,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洋中派出所在原有民警、法官、网格员、专职调解员的基础上,吸纳心理医生、律师等社会力量进驻,引进商会、餐饮协会等行业性调解专家,扩展调解员库,让每一起社会矛盾纠纷都有相应的专家级调解员调解,做到“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3年来,该所化解重点矛盾纠纷300余起,调解邻里纠纷500余起、医患纠纷70余起,并于2020年获首批“枫桥式派出所”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庄然 通讯员 郭衡舒 高煜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