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社区民警吴鸿彬:“我是党员,我住进去!”

2022-04-21 15:56:09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4月21日讯 “解封不等于解防,个人防护还不能放松……”4月15日,晋江永和镇割山村解除了封控区管理,永和镇全域调整为防范区,吴鸿彬的日常温馨提示又出现在村民微信群里。吴鸿彬是晋江市公安局永和派出所社区民警。3月23日起,他管辖的村进入封控闭环管理。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吴鸿彬主动请命:“我是党员,也是住村民警,我住进去!”

自已常“住”的地方,吴鸿彬特别熟悉:典型的“淘宝村”,不少村民家里都开着淘宝店,常住人口800多人,流动人口2000多人。除了加强封控区内群众的生活保障,日常应对突发状况,很重要一点就是安抚好封控区内群众的情绪。

要做好“人”的工作,吴鸿彬认为需要“刚柔并济”。在封控管理的日子里,吴鸿彬和同事除了严格管好2个村口卡点,两班倒24小时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还安排一组人员骑乘摩托车在村里走街串巷巡逻,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劝导群众自觉居家。

封控区严管措施,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不便,吴鸿彬意识到会有村民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每次遇到不服从居家管理的村民,他都耐下性子做起思想工作。“你有什么需求,可以找我,我来帮你解决,但我们这里很快就会解封,一起再坚持一下……”“大姐,这是你买的菜!”“大爷,药给你放门口了”“送物资找不到路吗?我们来给你引路”……在吴鸿彬看来,做好封控区里的这些琐碎事,其实也是密切警民关系的难得机会。

疫情前,吴鸿彬就一直坚持“住村”,被辖区群众当成了“自家人”,走街串巷、和村民聊家常是他的“必修课”“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疑难杂症”,一家一家地跑、一件一件地解决。

“自家人”也有“黑脸”时,在封控期间,有个别村民拒不执行相关防疫规定,吴鸿彬不仅坚决报告、依法处理,还抓住机会进行警示教育,在村民微信群里通报处理情况,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特殊时期的举措,群众能理解。”吴鸿彬说。

解除封控区管理后,还要继续居家观察七天,此时的吴鸿彬长舒一口气:“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希望回家的时候,孩子还能认爸爸。”想起割山村被封控的时候,刚好两个儿子都生病了,但自己“住”进封控区,没办法回家照顾孩子,对此,吴鸿彬满是心酸和愧疚。

(本报记者 叶华南 通讯员吴 庄凌龙 杨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