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荔城检察院:乡村“微检察” 助力基层治理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12日讯 “检察官小姐姐又来啦!”“我最喜欢《警惕!网络白骨精》这个普法动漫了,你呢?”“原来 AI 技术也会被坏人利用,变成诈骗手段。”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再次在西天尾镇中心小学的教室内响起。金秋九月,就在开学的第一周,莆田荔城检察院便组织多名干警来到辖区西天尾镇中心小学开展“微普法”——《开学第一课》。 “我们学校位于西天尾工业园区,外来务工子女特别多,本地留守儿童也很多。这些孩子们法律知识较匮乏,检察官用动漫卡通的方式讲解法律知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同时,检察官也为教师们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强制报告制度专题培训,让我们受益匪浅。”西天尾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方振宇告诉记者。这是该院乡村“微检察”送法进农村学校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荔城检察院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贯彻关于服务保障乡村振兴这一决策部署,以乡村“微检察”的工作模式,通过选派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检察官进乡村、访群众、下基层将法治种子播撒到莆阳乡村一线,用乡村“微检察”为乡村振兴持续提供法治保障。 “原来因为征地补偿款的事情,家里闹得很不开心,现在通过检察官的多次调和,我们一家人终于和好了!”不久前,西天尾镇三山村村民柯某华在村干部、检察官的见证下,在《调解协议书》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今年来,荔城检察院将“党建红+检察蓝”触角延伸到“乡村”这个最小单元,协助村(居)共同化解矛盾,助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 “我们依托‘三官一律’挂钩基层网格机制,帮助化解赡养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乡村文明。”荔城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据悉,该制度实行以来,累计下沉检察官122人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87件次,切实用检察“微服务”疏通乡村社会综合治理毛细血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荔城检察院按照“应救尽救”“应救即救”的原则,通过创设业务部门“发现+移送”和控申部门“审查+排查”双模式,打破信息壁垒、主动挖掘救助线索,近年来,已发放司法救助金10.4万余元。 不仅如此,荔城检察院还整合未检履职、民事支持起诉等资源,对因案致贫返贫的当事人、生活困难的未成年人、残疾人、妇女等弱势群体加大在心理疏导、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帮扶力度。今年来,共支持弱势群体提起诉讼18件,涉案金额达350万余元。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也是关键。荔城区境内遍布的百年荔枝古树,既是这座城市悠久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大自然馈予全社会的“活化石”。 荔城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新度镇下横山村有六棵百年荔枝古树被人为砍伐破坏,遂运用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邀请专家开展古树抢救复壮工作,牵头职能部门会签古树名木常态化协作机制,推动设立“检察公益古树名木保护警示教育基地”让古树焕发生机活力。 目前,这六棵百年荔枝古树已重新发芽,还以点带面推动 9029棵古树陆续列入全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数据库,延续莆田人民“泛舟木兰、品赏荔林”的乡愁记忆。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下一步,荔城检察院将依法能动履职,打造具有检察特色的乡村治理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检察力量。 (本报记者 郑家悦 陈琦 通讯员 方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