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敏言 | 赓续文脉,于守正中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2023-12-15 15:06:46 来源:福建日报


《福建日报》2023年12月15日第01版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

回答这一经典的“灵魂三问”,中国选择“向内求”,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中寻找答案。于是,灿若星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与“肉”,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历史的厚度,决定了战略的高度。

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明历史、守遗产、懂传承、善创新中赓续历史文脉,书写新的时代辉煌。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强调要从古老中华文明的赓续发展中创造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培育和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的深刻思考。

01

什么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信尤为重要。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

闽东穷,如果只看到穷,不是历史地看,发展地看,就容易失去信心。翻开《摆脱贫困》书中《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这篇文章,就有这么一段话,“闽东的锦绣河山就是一种光彩。闽东的灿烂文化传统就是一种光彩。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就是一种光彩。认识到自身的光彩,才有自信心、自尊心,才有蓬勃奋进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对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始终的主题。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基石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将“文化自信”提升为统领整个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且在建党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将其上升至“四个自信”之一,使其进一步成为全党全社会各项工作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春天,在九曲溪畔朱熹园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番话意味深长,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底蕴,揭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之源。

在福建工作17年半时间里,习近平同志的“文化足迹”遍及八闽大地。

在厦门,主持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开启了科学保护鼓浪屿的新篇章。在福州,为保护以三坊七巷为代表的福州古厝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保护城市文脉的制度性安排。在省里,推动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有关工作,实现福建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1991年,在福州市委、市政府在林觉民故居召开的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上,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指出,“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欣然为知名学者、福州市文物局原局长曾意丹所著《福州古厝》一书作序:“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

一次次触摸历史、一个个生动实践,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始终如一。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深入到全国100多处历史文化遗产,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到广东潮州广济桥;从山西平遥古城,到甘肃敦煌研究院;从陕西西安博物院,到广西北海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中国之魂”“中国之治”,深植于悠远历史和深厚文脉中。

就文物、考古、非遗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170余次指示批示,提出“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等一系列重要论断,为新时代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赓续中华文脉引航指路。

02

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个“根”。

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上生发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浓厚底蕴。我们不再把传统看作“死”的、过去的东西,而是更加自觉地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进行建设性的系统吸收。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首日就来到了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详细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鉴古知今,习近平表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武夷山下,一方由张岱年先生题写的“朱熹园”石碑,掩映在五曲隐屏峰竹林之下。始建于1183年、文脉源长的朱熹园,曾是朱熹著述、讲学之所,是朱子理学繁荣发展的无言见证者。

在曲阜孔庙,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位列大成殿的后人。有人评价,朱熹是与孔子并称的儒家思想代表者。朱熹何以获得如此殊荣?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此后,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深刻影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历史长河中,儒学的主流地位也曾受到佛学道学的挑战。

到了南宋,朱熹在闽北“琴书五十载”,在孔孟儒学的基础上,吸纳佛教、道教思想以及诸子百家的精义,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性的继承、整合与创新,建构了朱子理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一著名诗句,道出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的另一著名诗句,则道出了中国人基于深厚底蕴的文化自信。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朱熹不仅身体力行、勤政为民,还深入具体地阐释了“以民为本”“取信于民”的民本思想。

上世纪90年代,在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大力推动支持下,武夷山成功收获了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这一“金字招牌”。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报告评价道:“武夷山是后孔子主义(朱子理学)的摇篮。”

朱熹倡导“格物致知”,将儒学思想哲理化,发展出新儒学,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和弘扬。有国外研究者甚至这样评价:“在近代东方哲学中,唯一能够与西方在体系规模上等量齐观的,只有朱熹的哲学体系。”

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

西晋时期,中原八姓入闽,衣冠南渡,士人望族日渐聚居于此,亲密无间、诗书传家。自唐以来,福建文化渐盛,至宋,大儒君子接踵而出。厚重博大的中原文化、古朴别致的闽越文化、绚丽多彩的海洋文化汇聚融合,福建逐渐成为中国重要文化区域,赢得“海滨邹鲁”之美誉。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些文化根系,伸展在八闽的山山水水间。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发展与保护的碰撞中,福建传承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

今日之福建,文脉传承弦歌不断、历久弥新,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传统文化影响广泛深远,朱熹、郑成功、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嘉庚等历史名人光耀史册,福建土楼、泉州宋元文化、鼓浪屿、武夷山等世界遗产闻名遐迩,遍布八闽大地的古厝、古村落、古街区散发浓浓古韵。

03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方能更好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通过两个结合,集中表达、系统呈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主体性。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重大论断正式提出。

“第二个结合”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意义,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继承发展关系。“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和阐释将文化自信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推进到新的阶段。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

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

中华文化主体性植根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并呈现出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形态的独特魅力。两个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只有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才能回答好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才能在中国大地深深扎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福建必须深刻领悟“第二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结合就是创造。“第二个结合”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第二个结合”中实现了激活与再造,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明基础和文化底蕴。

新时代新征程上担负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我们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保护”中传承,在“尊古”中创新,在“守正”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

我们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加大对古建筑、历史街区、传统村落、非遗民俗的保护力度,留住历史本真、文化乡愁。

我们要继续深入发掘时代价值,做好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在发扬八闽文化中“萃”精神,“活”表达,“塑”品牌,提炼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标识,积极回应时代需要和人民需求。

相信明日之福建,八闽文化之光必将更好地穿透历史,走向未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