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法院打好“组合拳” 护航“软环境”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月18日讯 2023年以来,惠安法院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切入口,以“提速增效”和“诉源治理”为左右手,打出司法护航营商环境“组合拳”,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120万收到了!全部收到了!谢谢法官!”这是一通来自某建材公司负责人的电话。 该公司与某混凝土公司合作多年,却遭受信任危机。惠安法院受理案件后巧用“保全+调解”促进快速高效结案,于是有了这么一通电话。 为提高买卖合同案件实质解纷效率,2023年5月,该院选强配齐商事审判人员组建成立买卖合同审判专班,深化“受理—诉前调解—速裁—精审”一站式买卖合同解纷体系建设。 案件受理后,法官先行调解,对达成协议的纠纷,出具“诉前调确”字号法律文书,赋予调解协议法律效力。2023年5月至12月,该院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调撤率达73.08%;对调解不成的小额纠纷,速裁法官直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案件平均审理周期3.44天、小额程序适用率达54.81%,均居全市基层法院第2位。 2023年7月5日,惠安县政协委员履职解纷室暨诉非联动法官工作室的揭牌仪式先后在惠安县校园服饰装备行业协会、惠安县建筑业协会举行。工作室由惠安法院联合政协惠安县委员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业协会等多部门共同设立,是惠安法院深化诉源治理,搭建多元解纷网,探索“政协+法院”联动解纷新模式的全新尝试。 惠安县是“中国建筑之乡”和“中国校服服饰产业基地”。工作室分别邀请17名服装行业特邀调解员、20名住建领域特邀调解员进驻,涵盖政协委员、专业法官、行业专家等社会力量,共同开展诉源治理、风险防控、协同解纷、政策和法治宣传等工作,让更多的涉企纠纷化解在萌芽、处理在业内、解决在诉前,为惠安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审理破产案件是衡量一座城市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为充分发挥破产法治对经济秩序的规范作用,惠安法院积极转变观念,坚持“依法积极受理”与“严格审查受理”并行,向深向实做好立案审查工作,既对符合法定立案条件的案件“应收尽收”,又切实防范当事人利用破产程序逃避债务,将办理破产案件做成一项常态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工作。坚持“积极拯救”与“及时退出”并举,通过多数“个案”改变社会上对企业破产制度对困境企业保护功能的不足认识。 全面推广简化程序审理破产案件,严格控制管理人开展工作的每个节点,针对个案不同情况灵活设置不同节点的衔接时长,依法高效推进破产程序。2023年,共计受理破产案件17件,审结破产案件14件,简化程序适用率100%,平均审理用时仅63.9天。 此外,在执行不能转破产案件中,该院通过“执破融合”实现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之间人员直通、职责直通、销案直通,最大限度激活破产处置对市场主体的挽救功能。充分利用破产专项资金,对破产财产处置中产生的难以通过企业资产得到清偿的破产费用予以资金援助,解决“无产可破”“少产可破”案件启动难、处置难问题。 (本报记者 林扬阳 通讯员 黄钕婷 叶诗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