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公安局四都派出所暖心服务人民群众
做新时代的“红军传人” ——长汀县公安局四都派出所暖心服务人民群众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17日讯 长汀县四都镇是红军入闽第一站、原中央苏区最后的红色堡垒,全镇在册的革命烈士有488人。近年来,扎根于此的长汀县公安局四都派出所以做新时代“红军传人”为己任,围绕“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绘制革命老区最美“枫景”,赢得辖区群众满意。 做不忘初心的 “红色传承人” 1929年3月11日,红四军主力从四都首次挺近福建,多年以后,传承红色血脉的四都派出所在同一片土地上成立。近年来,四都派出所传承红色基因,将每个值班组设为一个党小组,从“忠诚、为民、实绩”3个方面出发,立足派出所“主防”工作职责,科学设定《四都派出所党小组(值班组)党建+绩效考评办法》,将基层基础工作、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与党建学习活动、内务规范评比有机融合。 与此同时,该所坚持用好红色资源,开展“重走长征路”和“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活动8场次,先后4次邀请四都镇党委领导到所开展主题党课,引导党员民警、辅警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启迪思想、温润心灵、升华境界,真正将党员民警、辅警紧紧拧成一股绳。 做情理兼顾的 “红色调解员” “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亲骨肉,送到队伍上……”老人口中至今仍在传颂的歌谣描绘了当年苏区人民拥红、支红的壮举,在四都,几乎家家都有祖辈参加过红军或赤卫队,人人都以“红军后代”为豪。四都派出所由此出发,建立起”红军调解室“,吸纳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群众认可的老红军等革命先辈后代、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群体加入到调解队伍中,以情打开心结、以理疏导情绪、以法化解矛盾。 “你们说得对,大家都是红军的后代,不能给祖宗丢人!”3月10日,在民警与调解员的耐心劝说下,村民赖某与陆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握手言和。 原来,此前赖某自家地边种了棵桃树,但疏于管理,枝条恣意生长。相邻的陆某发现自家田里靠近桃树的农作物生长缓慢,认定是桃树遮挡阳光影响作物生长,一怒之下将桃树砍倒,两家因此生怨,经常引发冲突,民警屡次调解都不尽如人意。 “红军调解室”介入后,民警邀请赖某与陆某到调解室,用一杯清茶打开了话匣。同村的老党员赖永生从二人祖辈的关系开始讲起,讲述当年全村人如何团结一致支援红军、参加红军,晓之以情;民警运用伦理道德、法律知识对当事人进行说理。在情与理的双重作用下,二人解开心结,重归于好。 今年以来,“红军调解室”共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化解成功率达100%。 做服务群众的 “红色守护者” “感谢你们,你们真是人民的好警察!”今年2月,辖区居民杨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四都派出所民警、辅警的手上,感谢他们在大雪夜里紧急救援,帮助他们父子及时脱困。受寒潮影响,长汀时隔22年再一次迎来了降雪,急速下降的气温让许多人猝不及防。夜间,四都派出所接到报警,一辆小汽车陷入泥地中无法行驶。民警、辅警不敢耽误,立即驱车赶赴现场。 风雪交加的夜里,杨先生父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为让他们尽快脱困,民警、辅警顶着严寒、冒着风雪,全力开展救援工作,即使鞋袜被雨雪打湿、手脚冻得通红也没有停止。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受困车辆被众人抬出泥坑,损坏的车胎也被换好。 密切联系群众是红军的制胜法宝之一,这一传统也被四都派出所传承至今。四都镇是全县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乡镇之一,这也意味着辖区许多地方需要民警依靠双脚去丈量。“很多老人习惯住山里,子女不在身边,又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他们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四都派出所所长陈秋平说道。 群山莽莽,竹林苍苍。“走,进山去!”一大早,陈秋平就带着辅警开始日常巡逻,翻过一座座山头,将陈奶奶新办好的证件送上门、给廖爷爷送去最新的反诈信息。“对方花言巧语跟您套近乎就是为了骗您的钱,千万别信!有什么事一定记得给我打电话,知道我的电话号码吗?”“知道知道,墙上都贴着。”廖爷爷指着墙上的民警联系卡片笑着说。 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始终是四都派出所每一名民警心中的追求和目标。今年一季度,四都派出所为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13件、服务群众35次,用“面对面、点对点、零距离”的暖心服务,让平安四都更加可触可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本报记者 邱玉香 特约记者 张春波 通讯员 张菡珏 马晓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