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泰宁县委政法委多措并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4-11-22 15:02:18 来源:福建法治报

下好治理“先手棋”  净化产业“生态圈”

——泰宁县委政法委多措并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22日讯 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称的泰宁县,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集结地”。其景区、景点覆盖全域9乡镇,已形成“旅游带百业、百业促旅游”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但在早期,各个行业小打小闹、各自为战等乱象频生,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为推动行业整治,变无序发展为有序经营,泰宁县委政法委主动对接各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引导组建行业协会促进自治,有效解决恶性竞争、争抢客源等行为和无序发展带来的矛盾纠纷,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内,杜绝“外溢”。

春意融融,茶香浓浓。采茶时节的茶园上,吸引无数茶农、茶商及游客的茶芽挤满梢头等待采摘,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一年前,茶园里正上演着茶农恶意竞争,专家合力解难的跌宕戏目。

原来,2023年5月,茶农王某和张某同时将自己采购的茶青送到探春生态茶业有限公司。但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该茶企老板仅需要一家茶农的茶青。为让茶企老板选中自己的茶青,茶农王某和张某针锋相对,分别愿意以低于市场价格售卖。

茶叶协会得知后,意识到茶产业发展离不开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于是组织茶叶协会的34名会员成立茶叶协会调解委员会,第一时间召集协会成员共同商议解决对策。经协会会长牵头,由茶叶协会调委会调解两家茶农出售茶青的纠纷,决定在不高于市场行情价格下按照茶青的品质进行收购,最终平息双方茶农的矛盾。

“泰宁县共有3万亩茶山,具备得天独厚的丹霞地貌和区域气候,茶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早期大多规模小、经营分散、管理粗放、效益不高,茶农、茶企之间引发的纠纷争议和压价竞争情况不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产业综合发展。”泰宁县茶叶行业协会会长陆耀全告诉记者。

为改变“各自为战”的状况,泰宁县委政法委积极联动农业部门,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茶叶行业协会,以茶旅融合升级发展为抓手,搭建沟通桥梁,协调解决经营纠纷,初步形成集茶叶生产、加工、体验、休闲、观光、康养、茶文化为一体的茶叶全产业链,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茶文化主题民宿,大大推动了泰宁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已有茶企与茶叶专业合作社100余家,其中规模茶企26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SC认证14家,绿色食品认证8家,岩茶年产量可达1480吨,年产值1.7亿元,解决当地茶农就业岗位300余个,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

上山采茶、下河捉鱼。泰宁县茶产业欣欣向荣的同时,如何将“水域面积大且覆盖面广”这一丰富渔业资源利用起来,写好山水文章,同样是泰宁县委政法委应该思考的问题。

为扭转当地村民无序捕捞、争夺渔业资源引发的打架斗殴和矛盾纠纷事件的局面,下好整治“关键棋”,泰宁县委政法委积极推动渔业主管部门、乡、村与库区渔民四方协商成立渔业协会,将库区周边的6个乡镇32个自然村近2000余户库区渔民变股民,协会采取统一放养、统一捕捞、统一销售的模式,并创建“宴清”有机鱼品牌,新建大金湖美味鱼展示厅、鱼产品专业超市和鱼产业发展展示厅,取得较好的效益。

自协会成立以来,协会成员年均能分到红利2600元至3500元不等,股民遍布整个库区,渔民皆为受益人,成为自觉监管的责任人,极大程度改善了金湖库区渔产业纷争乱象。

整治由点到线再到面,很快,泰宁县掀起了一阵“整改”风潮。针对该县梅口乡水际村部分村民因各自为战、互相杀价揽客,无序竞争,最终村民没能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福利的情况,泰宁县积极推动成立家庭旅馆行业协会,通过研究制定全县家庭宾馆和民宿发展的布局规划,并实行以“五统一”(统一诚信品牌、统一对外经营、统一服务要求、统一安排客源、统一收费标准)为主线的联营管理模式,迅速改变原先竞相拉客、杀价、同行不和等现象,从根本上避免因低质量、不平衡发展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大幅提升了泰宁旅游发展的服务品质。

法润营商百业兴。在泰宁县委政法委的牵头带领下,今年来,全县接待国内游客749.43万人次,同比增长14%;实现旅游收入61.63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十一”假期旅游市场热度持续高涨,全县各大景区开启人海模式,宾馆饭店再现“一房难求”现象,共接待国内游客124.4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25亿元,分别同别增长14.09%、15.1%。

(本报记者 彭冬晴 通讯员 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