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成功跨越沟通阻碍的庭审
此时无声却有情 ——一场成功跨越沟通阻碍的庭审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4日讯 近日,南靖县人民法院土楼法庭,一场特殊的庭审正“无声”进行。不同于往常,这场庭审的现场,纸张翻动、键盘敲击的声音格外明显。 庭上,法官与当事人交流的方式也不同以往——法官电脑打字、手写记录以及手势语言成了庭审交流的主要方式;两位当事人则以手势回应和在手机上输入文字的形式,作出相应反馈。 2022年11月,被告赖某因资金周转之需,多次向原告谢某借款。然而,借款到期后,赖某仅偿还了部分债务,双方就剩余还款金额产生了分歧。在多次催讨无果后,谢某向土楼法庭提起诉讼,以期通过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对于承办法官而言,审理听障人士的案件无疑是一项挑战。为此,法官在庭审前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法官深入被告所在的乡村走访,了解到赖某在外地从事外卖工作,目前不在本地,且双方当事人在借款时并未明确约定具体的还款期限,这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 在全面掌握案情后,鉴于双方当事人曾有过交情,法官不遗余力地进行了多次调解尝试。遗憾的是,调解未取得预期效果,法官遂决定开庭审理这起借贷纠纷案件。 庭审过程中,沟通障碍显而易见,且被告身处异地,只能通过线上方式参与庭审。为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法庭工作人员创新性地采用了书面交流、手机输入等多种沟通手段。 开庭前,法官与当事人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关切地询问是否需要手语翻译服务。双方均表示无需此项服务,这无疑也给法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我把字体调大了一些,这样你们能看得更清楚吗?” “如果在庭审中有任何法律术语让你们感到困惑,请随时写出来,我们会为你们详细解答。” …… 在法官和法庭工作人员的悉心引导下,尽管当事人难以用言语即时交流,但他们仍成功克服了沟通难题,使得庭审得以顺利进行。 经过严谨细致的法庭审理,法官当庭宣判,认定谢某的诉讼请求合理,并裁定赖某在判决书生效后的十日内向谢某偿还27394元。 土楼法庭在审理这起借贷纠纷案件时,面对双方当事人均为听障人士的特殊情况,成功跨越了沟通的重重阻碍,在无声的世界里作出了公正的裁决。 庭审无声,司法却饱含深情。 (本报记者 蔡欣利 通讯员 魏明东 陈伟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