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法院:发挥司法力量,提高发展“绿”含量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11日讯 富屯溪畔,山清水秀。位于武夷南麓的邵武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级生态市”“全国百佳呼吸小城”。这里群山环绕,翠竹摇曳,生态资源得天独厚。 一汪碧水,两岸青山,离不开司法的守护。多年来,邵武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力量,坚持预防性、恢复性司法理念,不断推动生态司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相融合,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邵武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强环境保护,让生态环境更绿一点 邵武是一座山水园林城市,辖区森林覆盖率达79.84%,动植物种类繁多、水资源丰富,被评为“省级森林城市”。 邵武以“绿”而兴的底色渐渐明亮,而背后是邵武法院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为要、修复为本的生态理念,逐步助力让邵武市“绿”的底色更加鲜明—— 与武夷山国家公园水北管理站共建联防联保机制,2023年以来,联合开展司法巡山16次,法治宣传20余次,化解环境风险隐患3处; 依法严厉打击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内实施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行为,2023年以来,从严审结相关刑事案件17件32人; 推行“缴纳受损地生态修复金”模式,已有8名被告人自愿缴纳生态修复金8.5万元,全部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进一步拓宽生态修复资金渠道。 “不仅如此,我们也积极联合河长办等部门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在富屯溪投放鱼苗230万余尾,参与乡镇松材线虫防治工作,提供专业法律意见,以司法之力保护邵武的山清水秀。”邵武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磊说。 服务特色经济,让产业结构更优一点 邵武拥有林产、氟新材料加工两大优势绿色产业。邵武法院积极支持氟新材料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在经济开发区设立法官工作室,为园区企业与职工提供矛盾调处、诉讼立案、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劳动纠纷等涉企纠纷63起,围绕用工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开展普法宣传活动4次。 “在一起合同纠纷中,我们通过支持某氟新材料制造企业要求某机械制造公司拆除、更换不符合技术协议的设备的诉请,确保机组性能达到相应的环保标准,使生产污水得到深度处理,推动安全环保常治长效。”邵武法院行政与生态审判庭庭长黄尚美告诉记者。 在规范产业合法生产经营的同时,邵武法院也助力林下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邵武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独属于邵武的“邵武黄精”“武夷竹立方”等一批特色品牌。邵武法院及时释明种植销售、技术指导及林下空间流转等环节的法律风险,引导林下经济产业成员以订立书面合同等形式确定各方权利义务,防范侵权行为发生后无法定责等问题。 注重民生改善,让乡村图景更美一点 今年3月,邵武市“世遗1号”风景线全线贯通,开发衔接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至泰宁世界自然遗产的风景廊道,串联起6个旅游乡(镇)21个行政村。 记者从邵武法院了解到,为守护好“世遗1号”风景线沿线,邵武法院开设涉旅纠纷快速审理通道,坚持以案促治,在审理案件的同时,依法提出整改建议,引导旅游公司对景区安全管理等相关领域开展风险排查。 在守护乡村文旅发展的同时,邵武法院也在积极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加强对涉农纠纷当事人的诉讼指引,2023年以来妥善审理涉农案件900余起,帮助农户挽回经济损失900余万元。对于涉农纠纷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邵武法院积极发挥司法建议作用,实现“处理一案、化解一片”,推动规范当地生产秩序,切实维护农户合法权益。 “下一步,邵武法院将不断完善辖区内生态环境诉讼、生态修复机制,加强普法宣传,擦亮‘邵武是个好地方’的城市名片。”邵武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姚域斌说。 (本报记者 周新 通讯员 黄思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