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人民法院崇武法庭推进“枫桥经验”新实践
惠安县人民法院崇武法庭推进“枫桥经验”新实践—— 景美人和相映红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25日讯 日前,记者走进风景如画的海滨小镇——惠安县崇武镇,看见这里景美人和,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卷。而万家安宁的背后,惠安县人民法院崇武法庭功不可没。 近年来,崇武法庭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守正创新描绘美丽“枫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和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智慧赋能“枫景”新 崇武法庭组建于1989年,常年的海风侵蚀腐化了法庭的墙面,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深深镌刻在法庭的每一个角落。 当科技浪潮汹涌澎湃,人民法庭如何紧跟时代步伐,为群众带来更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为此,崇武法庭致力建设智慧法庭,全面推行远程诉讼、远程调解等司法服务,为当事人提供电子送达、网上缴费、信息查询等无纸化远程办理服务,以科技法庭的建设打通诉讼服务的每一公里。 在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案件中,考虑到当事人远在西安,该庭通过“线上诉前财产保全+线上立案+线上调解”一条龙服务,仅一个月就高效化解该起纠纷。 “第一笔款到账了,感谢你们的帮助。”2024年10月15日,律师代表当事人向法庭发来消息。 该起纠纷是崇武法庭深化科技与司法服务融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指尖”的缩影。在智慧赋能下,一道崭新的“枫景线”悄然绘就。 法润桑榆“枫景”暖 “本来还在发愁,没想到你们就来了!”2024年12月25日,看到出现在家门口的法庭干警,年近70岁的庄老伯感慨道。原来,崇武法庭干警在为崇武镇龙西村老年协会普法的过程中,得知庄老伯因腿脚不便无法到法庭办理立案手续,便主动上门提供立案服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立足辖区老龄化情况愈发严重的实际,崇武法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切实回应关切。 针对大部分涉老纠纷人身属性较强、标的额不大的特点,崇武法庭联动村居委会、综治中心等多元力量,发挥主动干预及协调的作用,靠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 预防矛盾比解决矛盾更重要。崇武法庭创新“点餐式普法”模式,通过走访、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老人的需求,针对赡养、继承、养老理财等专题开展涉老法治宣传,有效增强老年群众的法律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提升辖区老年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法旅融合“枫景”美 崇武西沙湾海滩上,法庭干警身着志愿马甲,沿着海岸线分发普法宣传小册子,为景区游客、旅游经营者提供法律服务,排查旅游安全隐患。这是法庭日常普法、以法治护航辖区旅游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崇武镇素有“旅游名镇”等美称,但伴随着游客慕名而来,管理压力亦随之而来。如何更好地为辖区文旅经济发展提供法治护航?崇武法庭带着问题,不断摸索前行。 为让游客无忧,崇武法庭致力于在前端化解涉旅纠纷,与辖区景区、村居委会、综治中心等单位共建联动网络,针对各类涉旅矛盾纠纷,提前介入、提前调处、就地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景区,矛盾不成讼”。近年来,崇武法庭辖区未出现涉旅纠纷进入诉讼程序。 潮声起落间,崇武法庭以司法之力守护着海滨小城,让“枫桥”画卷绵延,让平安“枫景”常在。 (本报记者 林扬阳 通讯员 陈尉雅 李逸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