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公安局永和派出所构建案管新样板
晋江市公安局永和派出所构建案管新样板—— 考评全局第一的秘诀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25日讯 近年来,晋江市公安局永和派出所全面贯彻落实泉州市公安局案管组建设标准,围绕“警情、案件、人员、财物、场所、卷宗”6大执法要素,以晋江公安“一场四中心”建设为牵引,通过“三化”筑底、“四岗”赋能、“六制”提效系列工程,着力构建职能科学、事责清晰、运行高效的案管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派出所案管组在监督、管理、服务方面的职能,有力推动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战性重塑、服务性变革。 2024年,永和派出所法制质量考评位列晋江市公安局第一;2024年11月,永和派出所案管组获评“泉州市公安局示范型案管组”。 “三化”筑底 打造优质案件“流水线” 区域设置规范化、硬件设备标准化、办公环境人性化……日前,记者走进永和派出所案管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电子大屏,执法监督平台数据实时滚动播放,办公区域划分明晰,警情管控、案卷保管、法制审核等功能一应俱全。“从碎片化的案件流转处理到体系化的一组统管,有效集约了警力沟通的时间和精力,最大化提升了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永和派出所教导员李开达介绍说,案管组作为基层法制最小作战单元,向上对接晋江市公安局执法办案中心,确保程序规范标准;向下指导主办民警办理各类案件,减少返工情况。 经过对专业场所、专业人员建设的不断细化升级,目前案管组设立综合调度、执法监督、案件警情巡查、涉案财物管理、法制会商研讨、卷宗归档六大功能区,并搭建起“1+3+N”专管模式。 同时,案管组以智能化科技应用为支撑点,开发AI智能办案卡通女警“法法”,实时进行案件节点盯办和语音提示,为执法规范化建设插上“智慧翅膀”,全力跑出执法监管工作“加速度”。 “四岗”赋能 拧紧案件质量“安全阀” 永和派出所按照人岗相适应原则,组建“1+2+3”案管组队伍,即1名所主要领导分管(教导员担任)、2名民警负责(包含1名专职法制员和1名兼职法制员)、3名法制辅警协助提供信息查询、警情审核、案件监督、卷宗整理等“一条龙”服务,对每项工作实行“菜单式”管理。其中,专职法制员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和高级执法资格考试,持公职律师证;兼职法制员为社区民警。 该案通过警情岗、案件岗、财物岗、要素管控岗“四岗”协作,为实现案件规范侦办,切实解决超期、漏人漏罪、强制措施运用等方面的问题建立条件。同时,案管组以“轻重分流、简案快办、要案会商、全链可溯”为原则,采取逐案对表、案中提醒、案后复盘的方式,全面确保警情处置到位、案件办理到位、监督落实到位。 “卷宗在民警手里不能过夜,案管组会提醒当日归还。”该所法制民警陆云介绍,“现在案卷由案管组统一收办,避免出现长期存放忘记期限、案件超时等问题”。 “六制”提效 织牢执法满意“监管网” 受立案是执法办案的初始环节,也是关键因素,有效监督则是确保如实受立案的兜底防线。永和派出所案管组着眼基层办案单位常见执法问题,靶向前移、触角外延,建立“规范办案、灵敏预警、全面审核、严密闭环、贴心服务、高效协同”六项核心业务制度,真正起到“执法大管家”的作用。 此外,通过“线上+线下”警情巡查机制,案管组每周推送警情高发区域和时间节点分析报告,为综合指挥室科学调整警力部署、优化巡逻防控策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赋能。 “您好!我是永和派出所案管组民警,向您致电了解一下警情处理的满意情况……”近日,晋江市永和镇山前村村民林某接到警情回访电话,对民警的妥善处置表示十分满意。原来,2024年10月31日晚,林某因家中电线被邻居许某剪断,遂向永和派出所求助。社区民警到场后及时制止两人争吵,并得知双方近年来曾因建设水泥路面占道问题而多次产生矛盾。社区民警联合镇村有关单位、“老叔公”调解团多次上门调解,最终促使两人握手言和。 2024年,永和派出所执法类12345投诉同比下降47%,警情回访满意率100%。 (本报记者 叶华南 通讯员 徐海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