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企联动,筑牢“八小时外”安全防线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5日讯 2月18日晚,某科技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宁德市公安局东侨分局西陂塘派出所社区民警将一份标注红色警示符号的通报推至企业安保负责人面前:“贵司员工本月已涉及2起醉酒警情。”现场执法记录仪视频定格在惊险一幕:吴某醉倒在配电箱旁,裸露的高压线距其头部仅20厘米,警灯的蓝光映着他煞白的脸。该公司安全总监王某攥紧会议桌边缘:“今晚就发全员警示,晨会加开安全整改。” 这是西陂塘派出所警情通报机制的实战场景。2024年以来,西陂塘派出所与辖区企业建立了常态化的警情通报机制,定期梳理与企业员工相关的醉酒警情,分析事件特点、规律及潜在风险,并及时向企业通报。通过信息共享,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员工在工作时间外的行为动态,为针对性开展安全教育和管理提供依据。 在辖区卓高科技有限公司食堂,电子屏滚动播放“生死20厘米”视频——员工醉倒时头部距高速旋转的机床仅一掌之距。派出所将车间监控录像与医疗账单、法律后果结合,让安全教育从“耳边风”变成“锥心刺”。数据显示,该措施使员工主动签署《安全承诺书》的比例从47%跃升至91%。 “我们建议企业可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设立奖惩机制等方式,引导员工合理安排业余时间,避免因过量饮酒引发安全问题。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心理关怀,及时发现和疏导可能存在的心理压力或不良情绪,从源头上减少因醉酒引发的治安隐患。”西陂塘派出所所长袁善金介绍,西陂塘派出所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对员工工作时间外行为的规范要求。 同时,为提升醉酒警情的处置效率,西陂塘派出所与辖区大型企业共同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双方职责和协作流程。一旦发生员工醉酒相关事件,企业可立即启动预案,派出所将快速出警,确保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此外,派出所还推动企业在重点区域安装监控设备,为事件调查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三名员工在烧烤街失控!”2月10日晚9时,西陂塘警企联动群弹出红色警报。8分钟后,民警与员工所属企业应急组同步抵达,夺下当事人抡起的酒瓶。这场精准处置依托派出所与企业共制的应急预案。 每月15日,派出所的醉酒警情通报会上总迸发着思想火花。上个月某公司醉酒警情反弹15%的数据被标红投屏。督导组开出“整改药方”,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对于改正醉酒行为的员工,赠送与健康相关的礼品,如健身卡、健康体检套餐,鼓励员工关注自身健康。 据宁德市公安局东侨分局2024年治安报告显示,自警情通报、联合教育、内部管理、应急处置、定期评估五项机制运行以来,涉企醉酒警情同比下降67%,员工满意度达94%。深夜的产业园区,警车巡逻灯与通勤班车的灯光交相辉映,编织成一张守护2.3万人的“平安网”。正如民警在新能源ATL厂区安全课上的承诺:“你们为城市造‘电池’,我们为你们充‘安全电’。” (本报记者 余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