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莆田荔城西天尾镇专职调解员曾先锋
扎根基层“解疙瘩” 为民服务践初心 ——记莆田荔城西天尾镇专职调解员曾先锋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5日讯 专职调解员曾先锋又在基层一线奔忙,穿梭在街头巷尾,用自己的专业与热忱,让每一个矛盾化解,让每一份安宁回归,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和谐与温馨。 作为一名拥有50多年党龄、30多年调解经验的镇调解员,2014年1月在荔城区西天尾镇司法所所长岗位上退休后,继续在西天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担任专职调解员,以勤勉的工作热情、廉洁的工作作风和担当的敬业情怀,全身心投入到调解工作中,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得到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模范调解员”“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调解专家”“全市一级人民调解员”“莆田市最美老干部”等荣誉。 基层“草根调解员” 走进西天尾镇特色主题调解室,一面面鲜艳的锦旗挂满墙面。面对荣誉,曾先锋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从未停止提升的脚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持续增强党性修养,真正用所学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为日常工作与生活指引方向,在党员干部群体中树立起标杆,成为大家学习的表率。 “得让全镇调解员和干部进一步熟悉调解流程,切实掌握调解技巧,不断增强调解工作能力。”为提高全镇调解工作质效,曾先锋常常组织调解人员,对常见的邻里纠纷、劳资纠纷、征迁纠纷典型调解案例特点进行介绍、分析,并对调解技巧的灵活运用作详细讲解,力求全方位提升调解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作为西天尾镇的“金牌调解员”,因名声在外,2023年“百日攻坚”期间,曾先锋还经常被外县(区)、镇(街)邀请去协助、指导调解或参与线上调解,专门对各种疑难矛盾纠纷进行“攻坚”,并做到“手到擒来”,被人们誉为药到病除的“先锋5号”特效药。 “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先锋。”曾先锋积极发挥在当地“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主动走出窗口,深入基层一线,及时有效化解群众纠纷难题。在西天尾镇辖区群众眼里,曾先锋是家喻户晓的“名人”,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草根调解员”。 名副其实的“先锋” “非常感谢您尽心尽力为我们调解,帮我们这些外来的打工人员讨回了公道。”2022年5月,贵州籍外来工洪某就工伤赔偿问题和公司发生纠纷,曾先锋召集经验丰富的片区调解员及时介入调解,对双方当事人采取“背靠背”“面对面”的调解方法进行疏导、协商,使纠纷最终得到圆满化解。 近年来,不少工厂、企业纷纷落地西天尾镇,涉及征迁的矛盾纠纷频发。曾先锋积极投身项目征迁工作,进驻项目一线,不辞辛劳,“五+二”“白+黑”现场调处化解涉及征迁的安置补偿、地界、分家析产等纠纷600多件,有力助推项目顺利签约,实现了阳光征迁、和谐征迁、快速征迁。 退而不休、主动作为,用心用情服务群众,为属地平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生动诠释了老党员、老干部的责任和担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曾先锋用自己的实践践行了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是名副其实的“先锋”。 “每当看到双方在一起握手时的笑容,每当看到群众眼里欣慰的神色,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曾先锋说。2015年8月,荔城区授牌成立全市首批、全区首个个人品牌调解室“先锋调解室”,曾先锋同志任负责人。依托“先锋调解室”的平台,曾先锋积极做好“传帮带”,吸纳5名退休调解员加入西天尾镇的调解员队伍,带动他们发挥对辖区内的纠纷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优势,随时了解动态、走访协调查实情、多元联动化纠纷,打造新时期学习传承“枫桥经验”的调解品牌。 “非常感谢你们的给力调解,一次又一次为我们解决矛盾纠纷。”2022年1月,西天尾镇某小区发生一起装修工人意外死亡事故,死者家属因死亡赔偿问题与业主发生纠纷。曾先锋带领团队积极介入调解,在了解案件情况后,采用明理释法等多种方式,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认真细致的思想动员,从受理到调解成功用时不到1天,高质高效化解群体纠纷,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虽已退休,但他仍坚持奔走在为民服务的路上,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30多人次,共参与化解工伤赔偿、邻里纠纷1000多件,成功率98%以上,涉案金额3000多万元,其中疑难复杂事件100多起,实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深受当地群众好评。 (陈静 陈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