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法院灌口法庭探索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模式
闽南俗谚巧断家务事 ——集美法院灌口法庭探索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模式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5日讯 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纷争,除了“一锤定音”,是否有更好的解法?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灌口人民法庭正在探索新实践。 作为维护基层稳定、保障公平正义的桥头堡,推进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近年来,灌口法庭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的结合点,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成立“灌口清源调解文化中心”,深挖闽南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解纷智慧,不断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 息讼止争 闽南俗谚“架心桥” “若孩子想与爷爷奶奶亲近,要顺应孩子的心,让她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二老也要记住,法律只能为‘隔代’亲情拉近空间距离,但与孙女能否‘心贴心’还要靠自身的维系与用心经营。”灌口法庭内,一起涉探望权纠纷圆满落下帷幕,法官王悦不忘对当事人一一嘱托。 2021年,老吴与老程的儿子小吴因病去世,留有妻子小吕与女儿西西(化名)。小吴去世后,双方曾因西西的探望问题在村委会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老吴和老程诉至法院,要求小吕协助老两口探望西西。 “西西是儿子留下的唯一血脉,我们如今只有这点盼头。”“之前你们带孩子走,她回来后经常惊醒哭泣,我实在不能放心让你们和孩子相处。”调解室里,双方剑拔弩张,针对孩子的探视问题争吵不断,场面一度陷入僵局。 王悦以祖父母与孙女血缘关系为突破口,将小吕带到了灌口法庭内的闽南调解俗谚墙,用接地气的闽南俗语,阐述了“爱屋及乌”的道理,道出人伦常理。 “闽南有句俗语叫‘惜花连盆,惜囝连孙’,爱惜花草会怜及花盆,疼爱儿女会惜爱孙辈。两位老人家的独子已经去世了,如今唯一的牵绊与寄托在西西一人身上,自然会将所有的爱倾注予孩子,也许方式有些不妥,但感情是真挚的。” 王悦进一步从法理及已有判例向小吕解释,表示虽然法律并未对祖父母是否享有隔代探望权作出明确规定,但探望权系与人身关系密切相关的权利,通常基于血缘关系产生,支持祖父母隔代探望属于父母子女关系的延伸,符合传统伦理观念,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公序良俗的做法。 经劝说,两方最终当面和睦沟通起探望事宜,并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二老每月到指定地点探望西西。 以闽南俗谚架起隔代探望“连心桥”,是灌口法庭依托“灌口清源调解文化中心”,将闽南调解文化融入解纷工作的生动实践。 据悉,2024年1月22日,“灌口清源调解文化中心”在灌口法庭揭牌成立。依托该中心,灌口法庭深化“庭所村”共建机制,靠前研判预防矛盾风险,结合厦门版“六尺巷”等闽南典故,利用“新乡贤调解工作室”等平台,开展法律讲解、情理说服等工作,推进房屋租赁等纠纷实质化解236件。 精准指导 乡音娓娓“解心结” “《国语·郑语》中写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合精神是调解文化的重要内涵……”灌口法庭的“清源调解学堂”内,参训人员视线聚焦于文化长廊,专心聆听着灌口法庭庭长钟乾华的培训讲解。 “从这类培训中我学习到很多,更加懂得运用自己精通方言乡音的优势,开展解纷工作。”谈及类似的调解培训对自己的启发,老黄的思绪回到曾化解的一起纠纷。 同村村民阿成与小刘因琐事发生争执,未成年人小刘一时冲动,拿头盔砸伤了阿成。阿成诉至法院,要求小刘及其法定监护人刘父、刘母共同赔偿其经济损失4万元。 而沟通中,老黄发现刘父、刘母二人已离婚,因忙于工作,疏于管教孩子,认为阿成是在“讹人”,而阿成仅花费了900余元医疗费,索赔4万元是因愤懑于刘父、刘母不闻不问的恶劣态度。 老黄发挥自己精通闽南方言的优势,用种菜比喻养育孩子,以亲切的乡音指出刘父、刘母在孩子教育中的缺位问题。 “菜无沃(浇灌)勿会大丛,囝(孩子)无管勿会成人。孩子成长需要父母悉心教育,你们不该用‘孩子犯错与大人无关’来撇清责任。”经深入交谈,刘父、刘母稳定了情绪,意识到自身在孩子教育上的问题,表示将认真陪伴并教育孩子,希望协商调解金额。经刘父、刘母诚恳致歉,阿成郁结在心中的怒气终于得到纾解。 最终刘父、刘母当场支付了阿成2000元赔偿款,双方涣然冰释。 2024年以来,调解学堂采取“调解员点题-法官答题”形式,开展“订单式调解培训”12场,覆盖村居“法律明白人”、妇联干部、学校教师、人民调解员等270人次。 润德化人 佳话传承“促和谐” “这版浮雕讲的是清朝大官吴提督盖房时礼让邻居的故事,他让工人把右侧护厝缩小留出巷宽,宽到轿子也能横着走的程度,导致护厝右侧比左侧窄了几米……” 站在厦门版“六尺巷”的浮雕前,近60名青少年及家长通过法官助理生动形象的讲解,进一步加深对“息讼止争”闽南文化的理解。 这是灌口法庭通过集美区青少年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将闽南俗谚、家规家训等闽南文化融入法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灌口法庭与集美区闽南文化研究会合作,收集刻有裁决文告等内容的厦门古代示禁石刻10篇,梳理展示闽南调解俗谚55条、家训12条、典故4个,深挖家和人兴、诚信互助、睦邻友好、团结互让等闽南文化精神内涵,开展开放日、普法讲座等活动。 “接下来,灌口法庭将继续深度挖掘闽南文化的时代内涵和治理智慧,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集美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集美法院院长刘辉煌表示。 (本报记者 余晶 通讯员 集法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