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争当新时代“五好”新女性主题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巾帼绽放耀闽西 “五好”新风促和谐 ——龙岩争当新时代“五好”新女性主题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韭菜开花一杆心,剪掉髻子当红军。保护红军万万岁,剪掉发髻也甘心。” “客家姑娘勤俭善良,没有天光就起床,灶头锅尾耕田种地每日忙。” …… 从《韭菜花开》《送郎当红军》,到《闽西姑娘》《客家姑娘》,一首首歌谣唱出了闽西妇女善良、勤劳、坚韧、奉献的传统美德。 无论是在过去的送儿参军、支援前线,还是在现在的振兴乡村、创新创业,闽西妇女都发挥了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柔肩担道义”的深刻内涵。 号角吹响 让“五好”之风传遍闽西 106场次实践活动、超6万人次直接参与、四级联动全域覆盖……在一场场讲座中、在一次次分享会中、在一个个先进事迹中,展示了新时代女性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形成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2024年3月6日,龙岩市妇联正式启动龙岩市争当新时代“五好”新女性主题实践活动,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展示闽西妇女“家国情怀、勤劳朴实、耕读传家、崇文重教、敢于担当”等各种“好”,引领全市广大妇女围绕不同家庭角色50个努力方向,争当“和谐之翼”的好婆婆、“真爱至上”的好媳妇、“永恒之伴”的好妻子、“慈爱满溢”的好妈妈、“深情厚谊”的好女儿。 在龙岩市妇联的带动下,各级妇联集中推出“福在龙岩·遇见‘五好’”“福在长汀 遇见‘五好’”“五好新女性 风雅杭川人”等主题实践活动,全市兴起争当新时代“五好”新女性的热潮。 典型引领 让“五好”形象成为风尚 理解年轻人,维护家庭和谐的“全国五好家庭”“福建省最美家庭”代表谢招嬉;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病重公婆的“福建好人”“龙岩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邱静芳;勤节持家,夫妻和睦的“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省地税系统十佳办税服务标兵”周卫霞;接过父辈接力棒,把兰花这棵小草做成一个大产业的“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巾帼新农人”饶小琼……每个名字都绽放着闽西妇女巾帼之美。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树立起榜样的标杆,给人以鼓舞和力量。龙岩市各级妇联以寻、树、晒、讲等形式,开展各级各类家庭典型和新时代“五好”新女性寻找活动,培树了一批新时代“五好”新女性及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800多人次。 同时,龙岩市妇联依托新泉工农妇女夜校、永定客家家训馆等“新时代巾帼讲习所”阵地,组织162名巾帼宣讲员开展700余场次宣讲,覆盖7万余人。联合龙岩市纪委监委开展“清风传家·大爱蔓‘岩’”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把纪律教育从机关单位延伸到“家庭后院”,带动全市各级开展传承好家风活动179场次。 春风化雨 让“五好”温情滋养万家 “竹板一打呱呱响,我们上台来宣讲……”“响应倡议‘零彩礼’,男女双方皆欢喜,家无外债一身轻,美满家庭结同心”“争做新时代‘五好’新女性,带头移风易俗,让婚姻因爱而生,彩礼回归礼义”…… 龙岩市妇联通过实施家庭教育赋能行动、巾帼志愿服务行动、婚姻家庭纠纷化解行动,让更多的妇女加入“五好”活动中,让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打造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家庭教育阵地,创新打造“赋能‘五好’共筑幸福”家庭教育微剧场品牌,选派5959名家庭教育特派员进驻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实践服务活动,织密家庭教育服务网,惠及10余万妇女儿童; 策划了“不送彩礼送保障 引领婚俗新风尚”“客家姨娘·情暖邻里”“星星点灯”移风易俗“困境儿福地”困难儿童助学等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巾帼敬老 爱在重阳”“为爱减负 为家添福”等“一月一主题”巾帼志愿服务; 将12338妇女维权服务中心进驻市区一体综治中心,以“线上”热线服务、“线下”巾帼志愿者和调解员轮值服务方式,提供“零距离”“一站式”维权服务。持续打造“娘家人”调解工作室、“龙女节目解忧便利店”调解工作室、巾帼枫桥服务站等调解工作室品牌,巧妙化解家庭矛盾,守护和谐幸福。 (郭鸿 郑连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