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冲顶致人亡,责任由谁担?
问题③:电梯维保单位应该如何防范此类法律风险 律师解答 兰婷玲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电梯维保单位应严格履行法定维保义务,对电梯进行定期的检验与检测,重点检查制动器、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防止事故的发生。如发现严重隐患(导轨变形、门锁触点老化等情形),应立即书面告知物业,并同步报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必要时建议停梯。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同时,电梯维保单位应完善维保记录和日常管理,严格审查电梯维保记录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重点关注维保频次、时长及关键项目。确保电梯定期检验报告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杜绝超期未检或“带病运行”。并升级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电梯日常运行的巡查,确保电梯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 如果电梯维保单位未履行上述义务导致事故的,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问题④:物业管理公司应该如何防范此类法律风险? 律师解答 兰婷玲律师:物业管理公司作为小区公共设施的管理者和业主生活的服务者,肩负着保障业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 物业管理公司需要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每日巡查电梯运行状态(如异响、平层误差),每月陪同维保单位开展全面检查。对维保单位通报的严重故障电梯,应立即停用并公示检修进展。 同时,物业管理公司应完善应急与监督制度,定期组织电梯困人救援演练,公示救援流程和联系电话,避免因未张贴急救号码延误救治;在电梯轿厢内公示最近一次维保时间、人员及物业监督电话,鼓励业主扫码查询维保记录;做好档案留存工作,保存电梯出厂资料、历年检验报告及维修记录,防止关键证据灭失导致举证不能。 问题⑤:如遇电梯冲顶,该如何自救? 律师解答 兰婷玲律师:电梯冲顶是指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故障或操作失误等原因,超过其设计的最高楼层,继续向上运动,最终撞击到电梯井顶部的情况。电梯发生冲顶时,会急速上升,导致人处于超重状态。在电梯冲顶的瞬间,人由于惯性持续上升,头部有可能会撞上电梯顶部,之后又会重重摔落到地板,后果严重。 在乘坐电梯过程中,如遇到电梯冲顶,应保持镇定,立即用电梯内的警铃、对讲机或电话与管理人员联系,等待救援。同时,可以尝试按下所有楼层按钮,希望电梯能在某个楼层停下。在电梯冲顶时,如果电梯内有扶手,最好紧握把手,防止因重心不稳而摔伤;如果没有扶手,尽量靠墙角半蹲并抱紧头部,减少在电梯突然停止或发生碰撞时的冲击力,尽量减轻对人体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