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思明区司法局嘉莲司法所开展女性社矫对象心理疗愈活动
茶香润心促新生 ——厦门市思明区司法局嘉莲司法所开展女性社矫对象心理疗愈活动 一壶清茶润心扉,七盏香茗话新生。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厦门市思明区司法局嘉莲司法所以茶为媒、以情为桥,组织女性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七碗茶疗”暨“以矫带矫”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茶道疗愈与互助分享,铺就温暖回归路。 活动现场,一名特殊“老师”成为焦点——社区矫正对象林某(化名)身兼心理咨询师与茶艺师双重身份,以自身经历为引,带领参与者体验七碗茶道。“林某在矫正期间主动考取专业资质,此次‘以矫带矫’模式正是其以技能反哺集体,实现‘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环。”嘉莲司法所工作人员介绍道。 “温杯、醒茶、注水,每一道工序都是与自我对话的过程。”轻柔的音乐声中,林某边示范边讲解茶文化中的“静心哲学”,参与者们跟随节奏冲泡品茗,紧绷的面庞逐渐舒展。 “被判刑后,我总觉得被社会抛弃。但今天的茶香告诉我,还有人愿意倾听我们的心声。”社区矫正对象李某哽咽道。社区矫正对象王某也举起茶杯感慨:“过去总想逃避问题,现在明白,像品茶一样直面苦涩,才能回甘。” 活动中,参与者们分享判刑后的自我否定、家庭矛盾等真实困境,并在司法所工作人员引导下探讨解决之道。社区矫正对象李某坦言:“这是我首次在公开场合卸下心理防备,原来只要愿意说出来,就能找到改变的勇气。” “茶汤的微苦与回甘,恰似法治教育的长久滋养,曾经的错误才能在约束中重获新生。”“用遵纪守法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家人冲泡一杯充满希望的生命之茶。”“很感谢司法所对我的关心,用温暖感化我。”“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真的很久没有这么松弛过了。”……活动结束后,嘉莲司法所工作人员收到多封社区矫正对象亲笔书写的信件。这些信件中,参与者用朴实的语言记录下内心的触动,“感恩”“信心”“新生”成为高频词,多名社区矫正对象承诺将遵纪守法、回馈社会。 “这些信件不仅是社矫对象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更标志着‘以矫带矫’模式在激发内生动力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嘉莲司法所负责人表示,“社区矫正不是冷冰冰的监管,而是用温度唤醒迷途者内心的善与希望。” “七碗茶疗”活动让社区矫正对象在互助中实现自我价值,为教育帮扶注入“柔性力量”。嘉莲司法所将总结此次活动经验,进一步推广“优秀社矫对象引领+传统文化疗愈”机制,通过茶艺、手工艺等多样化载体,帮助更多社区矫正对象重建社会联结、筑牢守法意识,走稳回归之路。 (本报记者 王淯滢 通讯员 陈巧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