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儿童“委屈奖”的忧虑

2015-10-16 16:51:38 来源: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26日讯

8月22日,四川达州的3名孩子因好心扶一位摔倒的老人,被指认肇事并遭索赔,后来事实证明他们是无辜的。为了让好人做好事不受到委屈,民间公益组织中国好人网决定向这3名小孩颁发5000元“委屈奖”。此事引起全国媒体和公众广泛关注。

作为民间基金组织,“给好人发奖”,它的意义在于颁发“正能量”,自然值得肯定。可给小孩颁发一笔丰厚的奖金,其负面效应就不可小觑了。

我国的学校教育历来都是倡导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委屈奖”让人觉得大有让“物质奖励”唱主角的意味。其实,对学生而言,“委屈奖”更应借机向学生讲清道德规范和各方面的道理,褒奖3个孩子扶起老人的好品德,宣传灌输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倘若学校对学生的奖励也以物质为主,那岂不是背离了学校“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宗旨吗?

孩子从小受一点委屈甚至是挫折未必不是好事。顺境,人之所求,却无法有求必应;逆境,人之所畏,却往往不期而遇。倘若人们遭遇逆境,不是积极面对,而是畏惧不前,就只能落个失败的结果。所以,对孩子而言,受点委屈甚至是挫折也许是人生需要面对的重要一课,学校、家庭则有意识地对青少年开展各类挫折教育。如今却用丰厚的奖金让“委屈”变成奖金,“挫折教育”成效岂不变味?

“人无精神不立”。对儿童的奖励是以精神为主,还是以物质为主,不仅关系社会主义学校的办学方向,更直接关系到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倘若给儿童颁发各类物质奖成风,那么,他们的成长就令人堪忧。“法律是道德底线,道德是最高法律”,道德失范,挑战法律权威还会远吗?“委屈奖”的另一面值得反思!

(金文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