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最懂你的人“宰”你最深
网言网语: @“小女子”:多用几个同类的网站,避免被大数据“杀熟”。 @“伸手触到天堂”:之前在某网站定票,用游客身份和我自己实名认证的账号查询的价格就不一样,我那会儿还奇怪呢。原来如此。 @“简单”:从认识你到了解你,再到更懂你,甚至不需要你下单,多浏览几次就可以了,太恐怖了。 @“李苏”:所以现在有时候想一想,还是得合理消费。 @“去看大海微博”:依我看,不论什么行业都存在“杀熟”现象。你找了熟人,托了关系,抹不开面子,不好意思还价,结果被“杀熟”,吃个哑巴亏,还欠了个人情。 @“微香”:竞争充分条件下,“杀熟”也比较难,反之容易成功。 @“多多”:确实遇到过,买电影票,同一时间同一场次,使用不同手机的价格不一样。 @“闹哥哥_”:公司上次供应商来,我们接待说到哪个酒店住报我们公司名字都可以打折。过了一天,人家说打折后还不如自己网上订便宜…… @“悠然”:数字技术确实方便,但也必须警惕方便背后的陷阱。 @“练肌术士山姆威尔”: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啊,给你定一个你能接受的最高价就是最优策略,没什么不对的。 @“苏锦时-Sam”:大数据有时候真坑,受伤的永远是消费者。 【网友热议】那些“杀熟”奇遇 1、某旅游平台订酒店,价格因人而异; 2、某平台订专车, 根据使用的手机设备价格定价; 3、买票看电影被大数据攻陷, 土豪客户土豪价; 4、电商也玩差异化定价; 5、视频会员定价,也可能跟你的手机有关哦! 【网友分析】大数据“杀熟”很普遍 网友曝料的背后,是出于自己被愚弄的愤怒。而更多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经历或曾经被互联网企业“杀熟”过。 在微博文章发酵之前其实已经有人做过实验,两个人用同一款打车软件去相同目的地,手机软件显示出的价格信息居然相差30%。如果你平时经常用这个打车软件,偶尔加价10%你同意了,下次再加价20%你又同意了,那么在平台大数据库,你的用户标签一定是“价格不敏感型”。 如果你在某宝搜索200元以下的耐克,你家方圆几十公里也没有专卖店让你去辨别真伪,并且你之前的网购信誉良好(没有过退货和投诉),那么你在平台大数据的标签一定是“价格敏感型”。这时平台给你推荐个199元的耐克鞋,你也就买了。 还有更不易察觉的,你在网上购物,不同消费等级的用户,收到不同金额的优惠券,最终实现了对同一商品的不同人群实行不一样的价格,但大家看到的价格却是一模一样的! 表面上,互联网平台公司通过大数据算法识别给你提供便利,实则检测你的消费行为,精准点杀。 【网友总结】 防“杀熟”策略 第一种:几个软件一起查价。但有网友反馈,市面上的一些知名软件,都有大数据方面的动作……你懂得!几个软件一起查价,除了操作不便外,其实效果未必如所愿,防不住“杀熟”的。 第二种:到线下咨询后再上网下单。比如到酒店,先问价格再办理入住,一旦发现价格比门店高,马上电话投诉并申请退款。这种方法看似不错,事实上执行过程会比较曲折,尤其是跟平台客服纠缠的过程实在太考验人的耐性与脾气了。 第三种:卸载APP。这个是最根本有效的解决方案,完美。但是,重装后问题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