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父母帮忙带孩子,是情分还是义务?

2018-12-07 13:43:39 来源:福建法治报

新闻延伸:

埋怨父母不帮带娃

男子拒绝赡养双亲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男子祝某,因父母不帮忙带孩子等琐事和父母感情恶化,拒不赡养父母,今年被双亲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定其该付的赡养费后,他仍然一拖再拖。9月,蒲江法院对祝某进行司法拘留。11月21日,法院对其进行公开审理,并判处其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祝某和父母的关系一直不好,父子矛盾等琐碎的家庭矛盾,在这个家里司空见惯。祝某结婚后,婆媳关系使得祝某和父母的关系更加恶化。祝某抱怨,父母不帮他和老婆带孩子,多年的积怨,让他也不愿承担起赡养年迈父母的责任。

由于祝某的父母年事已高,无法外出劳动,又无人赡养,只得将儿子告上法庭,一家人对簿公堂。蒲江法院判决,祝某应支付其父母赡养款共计7万多元,判决书下来后,祝某又开始耍起了花样。法院在网络查控系统追查中,发现祝某银行卡内有足额的存款。但祝某迅速将9万元存款进行了转移,其间还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履行付款义务,而且态度极其强硬。

9月4日,蒲江法院以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对祝某作出司法拘留15日的决定,并以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祝某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11月21日,该拒执罪案件在蒲江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作出一审判决:祝某犯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新浪网   澎湃新闻网)

老人辛苦带孙女

索要万元“带孙费”

近期,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一对父母将儿子和儿媳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支付1万元“带孙费”。

儿子孙某龙和儿媳孙某雨在2014年生下了女儿小溪,但自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小溪一直由爷爷奶奶照看。孙某龙的父母说,在照料小溪的1年时间里,孙女在本村幼儿园冬天每月要交350元,平时每月也要交300元,除了幼儿园费的花销,平时的日常开支每月也要有三四百元。而在这一年里,儿子儿媳仅仅4次共为小溪拿了三四千元的生活费。老人说,儿子儿媳未能恰当履行抚养义务,要求他们支付1万元的“带孙费”。

因老两口未能提供支出费用的具体证据,法院综合考虑小溪的实际需要、当地的生活水平,酌情确定两位老人抚养小溪期间的花费为每月600元。也就是自2016年7月份至2017年6月份,两位老人支出的必要费用为6600元(600元×11个月)。

而在这期间,孙某龙曾向父母支付过费用,也就是两位老人自认范围中的最大数额4000元。故孙某龙夫妻俩还要向两位老人支付垫付的抚养费2600元。对两位老人的其他诉讼请求,法院予以驳回。

(新晚报)

不要让老人被“双重啃老”

帮子女带孩子是许多中国父母默认的义务,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2岁半以下的儿童中,主要由祖辈照顾的比例达到60%-70%,3岁以上占40%,老人成为带孩子“主力军”。只是出于慈爱之情的照看,未必能换来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恐怕也有许多劳苦和辛酸。

此外,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以后,许多老人还不得不在高龄之下“重操旧业”,有的背井离乡到子女处帮忙带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漂”。

老人帮子女带孩子,一是出于对孙辈的喜爱,更大原因则可能是体谅到年轻人打拼不易,但老年人由此承担的劳累、压力、背井离乡的孤独感等都不容忽视。长春一位带孩子的姥姥在采访中表示,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小两口工作忙,很不容易。她除了看孩子还帮做家务,白天小心翼翼地带孩子,生怕出什么问题,晚上还要带孩子睡觉,经常起夜哄孩子,累得有些精神衰弱。

事实上,“精神衰弱”已经不算最严重的带娃后遗症,更有老人因此患上了抑郁症。一家睡眠治疗中心的医生表示:“现在老年人因为隔代带养带出情绪问题的,还真不在少数。每天接诊的三四十个睡不着的老人中有三成都跟带孩子有关。”

正如一位拒绝帮子女带孩子的老人所说:“带孩子不是我的义务,带也只能算是情分,不给你带孩子是本分。”也许很多长辈不舍得把话说得如此直接,但话狠理不差。老人体谅晚辈在外打拼的艰辛,晚辈也要体谅父母照顾孩子的不易。如果“隔代抚养”没能让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却只有身心俱疲、郁郁寡欢,那我们就必须反思是否是对老人的关心不够,是否是因为自己当了甩手掌柜。

在看孩子的问题上,爷爷奶奶只是负责“搭把手”,爸爸妈妈才该“唱主角”。无论是借看孩子之机故意啃老,还是以工作为由当甩手掌柜,于情于理都是不应当的。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