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春节“压岁钱”上热搜 孩子的红包该归谁?

2022-02-11 10:20:15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11日讯 对于孩子来说,过新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收红包了。那收到的红包该由谁来保管,各方看法不一。春节期间,“孩子收到压岁钱要上交吗?”这一关于压岁钱的话题,引发热议,冲上热搜。

孩子的压岁钱属于谁?这个问题的争议早就不是新鲜话题。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上查询到,关于“压岁钱”问题,早前也引发过不少矛盾纠纷。

案例①

奶奶取走孙子压岁钱成被告

涛涛(化名)的父母协议离婚,涛涛归母亲抚养。之后,涛涛的奶奶多次取出孩子户头里的钱共4.5万元。

涛涛的母亲朱女士认为这是属于孩子的压岁钱,多次向涛涛的奶奶讨要,都没有结果。无奈之下,她带着涛涛把78岁的奶奶告上了法庭。

法官认为

赠与的行为自钱款存入时就已经完成了,涛涛的奶奶未经涛涛同意擅自取走存款,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应当予以返还。

案例②

女儿诉母亲返还10万元压岁钱

张某和王某是母女关系。张某称自己的资金存在其母亲账户中,来自于数十位亲友多年赠与,用于自己成年后的工作、结婚基金,但母亲私自挪用或窃取资金总计268106.96元,构成不当得利。一审女儿起诉请求母亲返还其压岁钱10万元,二审中又增加诉讼请求要求返还20万元。

法官认为

女儿的证据不能证明其有10万元压岁钱且该10万元压岁钱由母亲代为保管的事实存在,应由女儿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虽然母亲曾向女儿银行卡中存入4万元后又取走,但以现有证据不能证明此4万元的来源系女儿压岁钱,亦不能支持女儿诉请返还的主张。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女儿的诉讼请求。

案例③

母亲被判归还

56万元压岁钱和利息

2002年,陈女士结婚,随后生下1女2子。2012年春节,奶奶给孙女孙子一个大红包,总额56万元,用定期存款存在3个孩子的名下,存单由陈女士保管。

后来,因夫妻感情出现问题,陈女士提出离婚,但法院驳回了请求。提出离婚后,陈女士以监护人身份,凭户口簿和自己的身份证,去银行取走了子女的钱。丈夫和3名子女向法院起诉陈女士,要求还钱。

法官认为

作为监护人,父母应该保护子女的权益。父母除非为了子女的利益,否则不得处理子女财产。陈女士应该把钱还给3个孩子,并赔偿利息损失。

从法律角度看,孩子的压岁钱究竟属于什么性质?压岁钱到底要不要上交?父母要如何保管好孩子的压岁钱?近日,记者采访了福建旭丰律师事务所律师苏腾云——

问题①

孩子的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什么性质?

苏腾云律师解答:在我国法律层面而言,给予小孩压岁钱属于赠与行为,压岁钱应归受赠人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另外,《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将上述两个法条结合起来理解,即长辈送给晚辈压岁钱本身系订立了赠与合同。孩子收到压岁钱后钱就归属于其所有,一般而言长辈不能再反悔要回。

问题②

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到底归谁?

苏腾云律师解答: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应当归其个人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了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另一方面,第二十条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上面两个法条分开来解读,即8岁以上的孩子接受压岁钱系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赠与合同有效,孩子可以独立接受压岁钱。而不满8岁的孩子,因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故不能独立订立赠与合同,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也就是父母来代为接收。但无论是孩子独立接收,还是父母代为接收,只要压岁钱明确赠与了孩子,就属于孩子个人所有。父母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随意剥夺其财产权利。

问题③

孩子乱花零花钱怎么办?

苏腾云律师解答:孩子用个人所有的金钱进行消费的行为,需要分情况分析。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故不满8岁的孩子用自己零花钱购买东西的行为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商家应当予以退款退货。

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的规定,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除此之外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例如,一个10岁的小学生因购买文具、书籍或者零食而进行的消费,就常理而言与其年龄及智力相适应,其行为有效。而超出其年龄智力认知的消费,例如买房买车或者购买手机等,此时的行为效力待定,需要由其父母同意或追认后方可有效。如果其父母不同意,商家则需退款退货。

问题④

父母私自挪用压岁钱违法吗?

苏腾云律师解答:根据《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作为监护人,父母的职责是代理孩子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有规定,监护人需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不得违法处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财产。

一般而言,父母以压岁钱为孩子购买衣物、书籍等物品,或为孩子报名活动、培训机构等,均属于合理的范畴,不会侵犯孩子的合法权益。但是父母若私自将压岁钱占为己有或挪为个人使用,则违反了《民法典》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律师建议:

合理管理压岁钱 树立正确价值观

压岁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包含了长辈对晚辈新年美好的祝福。但如今因压岁钱引发的问题也屡见不鲜,不少父母或疏于管理;或过于严苛,禁止孩子使用压岁钱,导致在如何使用压岁钱上发生对立。法律虽明文规定了压岁钱的所属及使用方式,但法律毕竟是为社会行为所设的底线。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其纠结于压岁钱为何属于孩子所有,不如以压岁钱为契机,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以身作则地教育孩子合理利用压岁钱。让孩子通过储蓄学会长远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本报记者 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