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探索建立“2433”模式畅通维稳信息渠道
强化社会合力 唱响“平安之歌”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18日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如何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宁化县探索建立了“二级架构、四个网络、三项制度、三个机制”的情报信息建设管理新模式,形成全面布局、以用促建、管用结合、奖惩并进的人力情报信息网格,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 10月21日,宁化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乡级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 二级架构:量质并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集中在基层,维护稳定工作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 促进基层稳定,关键在人。为此,宁化县以“一级物建、广辟渠道,二级筛选、重点培养”为框架,围绕人、事、物、地四大要素,由政法干警、县直单位和乡镇综治办广辟渠道,招纳不同行业、年龄结构、社会阶层和社会角色的群众3057名组成信息员团队。根据每人性格特点、活动范围和作用能力,将其安排在各重点组织、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阵地及村(居)中。要求他们在第一时间把控局势,掌握内幕性、行动性信息,以准确的信息助力维稳维安。 同时,该县坚持好中选优、量中求质、优胜劣汰。每年,县维稳办牵头组织对各信息员进行考核,根据其表现情况、控制方向、个人能力和发挥作用情况分类筛选。将表现优、发挥作用好的“一级”信息员,由公安民警培养提升为“二级”尖子信息员;对表现一般的,继续作为“一级”使用;对表现不好、不起作用的,予以剔除。从而有效激发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信息员队伍焕发活力。 四个网络:畅通渠道 在信息员广泛覆盖的基础上,宁化县注重建立阵地、事件、案件和控制四个网络。在每个网络中注重培养信息员,及时跟踪收集信息,畅通维稳信息渠道。 据了解,阵地网络主要涵盖辖区的机修业、旅店业、民爆业、人员聚集区域等行业场所;事件网络负责群体性、突发性等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案件网络涵盖行政案件、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人员在逃等违法犯罪行为及其活动范围;控制网络则负责辖区的210个行政村、16个社区居委会的社情民意。 “我们以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问题为导向,坚持把四张网络的建设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查找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升全县治安管理水平。”该县综治办负责人介绍。 为了更好地构建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目前该县根据辖区动态,布建阵地网络信息员186名、事件网络信息员186名、案件网络信息员427人、控制网络信息员1328人。通过信息员的布建,将辖区的社情民意收集上来,有效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总体形态识别、综合评价、定量诊断,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