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涵江区法院多措并举化解“执行难”
公平正义不打“白条”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30日讯 2016年以来,莆田市涵江区法院积极部署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打出“组合拳”,化解“执行难”。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共清理旧案5164件,执行到位案件773件,涉案标的额5544.75万元,促使272名被执行人主动到法院履行义务。 涵江区法院执行局举行涉农民工执行款发放现场会。此次共计为52位农民工发放执行款148万余元。 “司法护企”稳发展 坚持打造“司法护企”品牌,是莆田市涵江区法院亲民司法的一大举措。该院从帮助企业健康发展出发,对具有发展前景和一定还债能力的重点企业慎用强制措施,通过放水养鱼、执行和解、临时解封转贷等方式执行案件,维护企业健康、稳定运营。 2016年1月11日,申请人黄某华向涵江区法院申请执行黄某、陈某借款本金100万元及相应利息。2月4日,申请人和被执行人以及莆田市某鞋业有限公司达成和解协议,由该鞋业公司作担保,被执行人承诺分4期将款项归还申请人,但之后被执行人仅履行了前两期义务后便无下文。涵江区法院于2月23日作出裁定,查封被执行人陈某所有、坐落于莆田市涵江区的房产两处。此时被执行人黄某、陈某才无奈地向法院表示,因经济下行,企业利润微薄,夫妻俩作为莆田市某鞋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为了让员工安心回家过年,只好将钱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导致无力在短时间内立即偿还申请人剩余债务;又因上述房产已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查封后致使其无法办理转贷手续。望法院准予解除查封让其办理转贷手续,以便维持企业经营和偿还剩余欠款。 考虑到该鞋业公司是涵江当地较为有名的一家中小企业,企业员工大约300人,具有发展前景,如果对抵押物采取查封措施,会导致公司无法转贷资金链断裂,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在征得申请人同意之后,涵江区法院遂于3月11日作出解除查封的裁定,成功为该鞋业公司实现了200万元的转贷,避免了企业担保链风险的进一步恶化蔓延。目前,被执行人黄某、陈某已向申请人支付了剩余款项,案件得以执结。 失信曝光提公信 为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涵江区法院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根据微信受众多、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在以往闹市街头LED显示屏曝光、法院网信息公开网公布等基础上,将失信被执行人通过微信平台定期集中推送,让失信被执行人在群众的监督下无处遁形。 “法官,我的名字被曝光在微信上,很多朋友看到了。我今天是来还款的,请将我的名字从微信黑名单中删除吧,怪没面子的!”4月18日,被执行人刘某看到自己的名单在微信被曝光后,第二天便来到法院主动履行了4万元的还款义务。原来,1月5日,申请人薛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刘某归还4万元欠款。承办法官接案后积极与刘某联系,但刘某迟迟未还款,在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一直躲避执行,涵江区法院遂在4月初将其在微信上曝光。 据了解,自从通过微信平台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已经有20名失信被执行人由于受到社会各界的舆论谴责,履行了案件款或自愿达成和解协议,有力压缩了“老赖”的生存空间,有效地维护了法律的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