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我省监狱在全国率先打造“非遗”特色教育品牌

2016-12-26 11:10:20 来源:福建法治报

改造新载体 文化有传承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26日讯  福州软木画技艺、泉州德化陶瓷彩绘、莆田莆仙戏技艺、南平武夷岩茶制作、宁德柘荣剪纸、龙岩客家山歌……你也许想不到,这些凝聚劳动人民千百年智慧结晶、极具福建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会出现在我省监狱系统的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中。

服刑人员制作软木画

近年来,我省监狱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 规划中提出的“以文化人” 这条主线, 在全国率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与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结合起来,打造出成效显著的福建特色教育改造品牌。这一经验做法,受到了司法部刘振宇副部长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先行先试

创新引入“非遗”技艺

2016年,省司法厅党委把“在服刑人员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作为2016年绩效考核的创新项目,并将其列入福建监狱“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要求每个监狱设立2个以上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培训项目。此举,为这项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12月,按照中央对台工作的指示精神,司法部要求我省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服刑人员(收容人)书画工艺作品联展”。随后,我省监狱在全国率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到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中。

2015年9月,省司法厅与省文化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服刑人员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培训的通知》,开创了与当地文化部门协作互助的先河。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监狱系统成功将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适合进监传承的“非遗”项目引进到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中。截至2016年底,共引进各类优秀传统文化技艺105项,符合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8项。

多项措施

营造监狱文化氛围

我省监狱系统教育改造工作中的“非遗”传承工作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与多项成功的经验做法密不可分。

既要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又要让服刑人员获得一技之长。为了让“非遗”文化进高墙,我省各个监狱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坚持“以诚感人”“以技树人”“以艺化人”。自2011年以来,各个监狱共引进带动19个非遗传承人集体及75名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进监教授传承,300多名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专家进监开展教育培训,累计超过1000场次。

据初步统计,目前,福建监狱共投入“非遗”相关教育改造设施、设备达1134万余元。

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培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省监狱管理局要求下属各监狱单位抓好“五个一工程”建设,即建设一个“非遗”文化长廊、一个项目教学室、一个实训室、一个作品陈列室、一个表演编排室。

截至目前,全省监狱共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长廊19个,设置各类“非遗”项目专门教室、工作室和陈列室近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