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两会,习近平牵挂的那些百姓“操心事”
学习进行时 “悬崖村”“娶媳妇儿”“赣南茶油”……一些琐碎的、具体的、老百姓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在全国两会上被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念叨、连连追问。5年两会,习近平为何对这些事格外上心?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与您一起寻找答案。 “感到很揪心” 去年两会,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特别提到了一个地方:凉山州“悬崖村”。 800米的悬崖峭壁、218道破旧藤梯……四川凉山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彝族同胞胆战心惊的攀爬画面给总书记留下了深刻印象,彝族地区的偏僻和贫困状况,也挂在了他的心上。 习近平说,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了解到当地建了新的铁梯,心里稍稍松了一些。 2018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特意来到大凉山,看望彝族贫困群众,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揪心”,流露出总书记对偏远地区困难群众深沉的关爱,那些放不下的牵挂,都化作了为民排忧解难的躬行实践。 “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 2016年3月8日,湖南代表团审议现场。 “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7个。” 这是习近平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郭建群代表的对话。总书记问的是湘西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的情况。 他关心十八洞村村民的婚姻大事,实际上是关心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进展。以前,由于贫困,村里的男青年找对象成为大问题,能不能娶到媳妇儿,成为这个村减贫乃至脱贫的标志。 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十八洞村的百姓收入增加了,村容村貌变化了,大龄男青年解决“脱单”问题也容易了。 全面小康,突出的短板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而打赢这场硬仗,最根本的方法是精准,而“娶媳妇儿”正是一个“精准”切口。 “这个可以去做些调研” 百岁老红军王承登的一封信,让赣南茶油“火”了。 2015年两会,习近平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当场拿出老红军王承登写给他的一封信。老人家在信中希望国家加大对赣南茶油等扶贫产业的支持。 总书记对在场的部委负责同志说,这个可以去做些调研。 总书记的嘱托如今已变成一项项精准扶贫举措,在赣南大地落地生根。 补助资金、油茶科技服务、油茶信贷……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有效政策指引和精准帮扶,油茶树成了苏区百姓脱贫致富的“幸福树”。 一封承载期盼的书信,架起了总书记和人民群众心与心的桥梁。 “农家乐办起来了吗” 2015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总书记见到身着民族服装的兰念瑛,准确说出了“你是畲族”。 “农家乐办起来了吗?”“高速公路通到你们那里了吧?”审议过程中,当兰念瑛代表发言时,总书记多次插话,关切地询问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总书记连连追问的情形,在两会上时时都能看到。 “青海的砖瓦生产是过剩还是平衡?”“政府给你们补贴了吗?”“你们现在都种什么庄稼?”“去年牛羊肉价格降了吧?”……在2016年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提出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连连追问,是习近平情之所系、心之所切。 他切望听到真真实实的民声、民愿,更迫切地想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