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厦门市公安局海沧分局民警林舒伟的五年从警路

2018-05-10 08:41:46 来源:福建法治报

身上的警服是信任与责任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10日讯  “连续3年获个人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很难想象,这些荣誉来自于一位入警五年多的小伙子,他就是厦门市公安局海沧分局民警林舒伟。自2012年从警以来,他先后经历刑侦大队街面犯罪侦查中队、刑侦大队研判室等多个岗位的历练,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扎实的工作作风,用五年的时间,迅速成长为大队的业务骨干和侦审尖兵。

为破案  他三天三夜没合过眼

初见林舒伟,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那天,他刚从外地赶回厦门,脸上的黑眼圈很重,满眼血丝——为了抓捕一个贩毒团伙,他与同事急匆匆赶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城市,从研判出嫌疑人身份的那一刻再到实施抓捕,林舒伟已经连续三天没睡个安稳觉了,连押送嫌疑人回来的路上,也只是在有同事帮忙看守的情况下,才能稍微打会盹。

一下火车,一行人又风尘仆仆地赶回单位交接工作。“回来了?赶紧去歇歇,一会儿再过来交接吧。”同事见林舒伟的脸色有些憔悴,示意他先休息下。

“没事,扛得住。”林舒伟下意识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发现自己已经好几天没洗头了,脸上的胡子拉碴,镜子里的样子仿佛老了许多。

5年前,从林舒伟当上警察那刻起,他就一直待在海沧分局直到现在。也许是长期经历风吹日晒与熬夜加班的缘故,很多不认识他的人,会以为他在公安岗位上干了很长时间,却不知他其实是还不到30岁的“小鲜肉”。“每天都在风尘仆仆地赶路,不是在抓嫌疑人的路上,就是在局里做笔录,再‘鲜’也都会变老!”

2016年,海沧分局从单位内抽调了8个人拟组建刑侦专业研判室。但组建专业研判室需要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民警来担任负责人,当时还是片区民警的林舒伟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担子。

基层民警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就行,但作为科室的负责人就大不同了。这份工作对于林舒伟来说既是提升也是挑战。为此,他一头扎进了研判室,无论大案小案都全身心投入,不断在摸索磨合中积累经验,创新方式方法,使得每一起案件都更加“短平快”地实施打击。

林舒伟说,自己很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共事,团队里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朝气,互相感染,骨子里也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

与毒贩较量  需要耐心也需要智慧

今年3月中旬,海沧派出所在辖区内抓获一名吸毒人员。随后,民警在审讯时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与吸毒人员对接的卖家漳州籍男子刘某身上应该还藏有不少的“货”。随后,线索被转交到海沧分局刑侦大队,林舒伟与同事立即着手展开调查。经过3天的努力,林舒伟与刘某成功在微信上取得联系,双方约定于3月22日在漳州南靖县进行毒品交易。

3月22日下午,林舒伟一行人抵达交易地点。当时天色尚早,民警试图通过手机联系对方,但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联系不到卖家,专案组又不能撤离,只能留在现场等待,场面十分被动。到了晚上8点半,已经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但卖家却迟迟没打来电话,这让大伙儿产生了疑惑。

“我们盯着毒贩,毒贩同样也在盯着我们。”现场的林舒伟看起来气定神闲。果不其然,当晚9点,民警的兜里终于传来了手机铃声。

电话里,对方提出更换交易地点的要求后,便急匆匆挂了电话。

“走!”大伙儿没有迟疑,立即上车赶赴对方指定的地点。但没想到的是,就在驱车的赶往途中,毒贩又打来电话再次要求更换交易地点,林舒伟他们只得往另一个方向开去。结果到了目的地后,对方还是认为不“安全”,第三次要求更换地点。

“这是在和我们做心理上的博弈呢。”在林舒伟看来,对方既害怕出事,同时也不想放弃到嘴的“肥肉”,所以一直在与警方做猫捉老鼠的游戏。

双方的较量持续到了次日凌晨5点。终于在最终的目的地——龙海高速路路口,林舒伟见到了他们苦苦等待目标。

确认了毒贩车里装着毒品后,林舒伟一行人果断出击,顺利抓捕两名毒贩,并通过嫌疑人手机确定了另外两名同伙的位置,随即一并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