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豪情促发展
2016年8月,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一时间,“蓝眼泪”、“最美石头厝”、“平潭蓝”等旅游热点话题、绚丽图片刷“爆”了朋友圈。这个支队辖区的石牌洋、仙人井、将军山、长江澳风车田等风景区游客激增,同时国际自行车赛、风筝冲浪赛、海岛论坛等国际重大赛事活动频繁举办,如何确保景区安全,活动顺利举行?对此,该支队的旅游警务模式应运而生。 针对辖区商户和游客数量日益剧增、日常管理难度增大的实际,顺应“互联网+”社会服务管理需求,建立了警务微信群等互联网平台。通过及时发布安全防范、交通指南等信息,积极构建网上网下、互联互通的信息服务管理格局。围绕着民宿经营、青年创业、休闲度假等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力助乡村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民居形成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五年来,该支队共出动警力3000余人次,完成了120余次景区安保任务,引导教育游客50万人次,实现了“零事故、零发案、零投诉”。 风雨无阻 构筑“平安岛” 5月1日,平潭娘宫边防派出所辖区北厝镇跨海村某安置房项目部门口,40余名务工人员因为工资问题与项目部人员对峙。该所服务队官兵迅速介入调解,圆满解决一触即发的矛盾纠纷。这是该支队推行“海岛警务”服务品牌带来的实效。 时间的指针拨转至2014年7月15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全岛封关运作,全国面积最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由此诞生。面对区域大、警力少、任务重,辖区外来务工人数剧增等问题,该支队探索创新具有平潭特色的警务工作机制,开展警务室、船管站“亮灯见人”工作。全面实施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网格化战略,推行建立以“网格民警+辅警人员+社区网格员+船管员”为主体的边防警务防控网络,全面提升警务效能。 2016年8月25日,该支队在流水边防派出所率先开展城乡网格化建设试点工作,积极入驻流水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在出海船舶证件、劳务证件和户政业务办理等工作中进一步简政放权,初步探索形成与平潭战略定位相适应的边防警务模式。警务模式的创新,不但方便了群众,也破解了治安管控难题。 为更好地服务“平安平潭”建设,该支队在辖区新增83路监控探头,开通8个350兆集群对讲频道,实现了基层单位重点码头、重点部位、港澳口及重要路段监控探头的100%覆盖。同时,该支队投入200余万元进行执法办案场所改造、警务室与船管站硬件升级、辖区视频监控设备完善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移动警务终端、警用共享网络和“云桌面”警务办公系统等一批信息化建设项目,有效保障平潭“一岛两窗三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 朱硕峰 陈菁 通讯员 袁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