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省环保厅:2017年全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

2018-05-31 09:31:43 来源:福建法治报

记者:请介绍一下我省“生态云”平台的建设情况。

郑:2015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厅按照“大平台、大整合、高共享”的集约化建设思路,建设了福建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是全国首个建成的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并作为“数字福建”的典型应用案例,在今年4月召开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进行专题展示。

该平台构建了一纵一横的数据整合共享体系,纵向向上打通生态环境部、向下穿透至市县级环保部门及相关企业,横向汇聚了相关厅局及互联网等数据,实现与22个省直相关单位数据共享。目前,该平台已汇聚了生态环境业务数据、物联网监测数据(水、大气、辐射、污染源、机动车环保检测等)、互联网数据、遥感数据和数值模型计算数据(大气预报等)五大类型数据超过78T(未含视频数据),总计超过80亿条,日增容量约1T。

该平台初步构建了环境监测、环境监管、公众服务三大信息化支撑体系。在环境监测信息化应用上,可以按环境要素开展综合分析,为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支撑;在环境监管信息化应用上,通过跨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可以形成污染源“一企一档”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污染源精准化监管水平和环境预警应急能力;在公众服务信息化应用上,建设面向企业、公众的统一门户,可以集中开放数据服务,强化信息公开,引导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格局。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我们省的环境执法在全国的名次都是比较靠前的,请介绍一下,当好“清新福建”的神圣守护者,我们都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郑:确实,近年来,我们省的环境执法成绩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13年以来,我省环境污染行政处罚案件1.97万件、处罚金额5.9亿元,办理刑事移送案件656起。2017年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我省有9个单位获评全国表现突出集体,10名执法人员获评全国表现突出个人,获评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总数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这些成绩,与这几年我们在执法机制、方式手段、战术战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密切相关。

首先,强化龙头带动。我们常设9个省级执法督导组,通过驻点督查、机动巡查、重案协查、交叉执法等方式,全省一盘棋,全力打造严谨规范、敢拼会赢、高压监管的执法新常态。

其次,用好技术手段。通过移动执法规范化、网格监管信息化和在线监控精细化,提升精准执法水平,实现阳光执法、规范执法。

第三,创新战术战法。随着环境执法越来越严格,一些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也越来越隐蔽,比如偷设暗管等也是“深思熟虑”,还有利用时间差和环境执法人员“打游击”等等。面对这些新挑战,不仅我们总队常常与企业斗智斗勇,我们各地执法队员在实践过程也开创多种战术战法。

比如,针对违法企业躲猫猫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五个结合”的执法方式,即昼查与夜查、晴天查与雨天查、上班日查与节假日查、驻点督查与机动巡查、面上排查与重点突查相结合。白天检查没有问题,就晚上来查,泉州晋江市执法人员在凌晨4点突击检查,查处一牲畜屠宰场偷排废水的违法行为。晴天检查不排污,就雨天来查,三明市执法人员克服台风天气的影响,冒着倾盆大雨赶赴现场,成功查处某纸业公司超标排放废水的违法行为。上班日检查没有偷排,就节假日来查,漳州南靖县执法人员在国庆假期连续执法,顶着暴雨,通宵奋战11个小时,成功查获某企业私设的偷排暗管。

有些污染企业认为自己刚被查过,短期内不会再被查,我们就创新了“杀回马枪”的战术,执法人员再次突查,而且还是在非上班时间。此外,我们还有“集中摸排”“顺藤摸瓜”等战术。比如说,厦门集美区执法人员顶着烈日,连续打开16个雨水井盖,持续奋战十几个小时,终于锁定私设隐秘暗管将废水偷排入风景湖的违法企业。漳州龙海市执法人员在某山地排查时闻到酸性气味,循味追踪,查处一家直排酸洗废水企业。泉州晋江市执法人员地毯式排查不放过细微疑点,查获一家隐藏在猪圈内、门内门外堆满猪饲料做伪装的“黑电镀”。

还有一些企业躲到深山野地,以为没人会来,结果我们龙岩武平县环境执法人员一天之内穿越闽粤赣三省交界近500里山路,在省际“三不管”地带连续端掉数个非法造纸、非法电子垃圾焚烧、非法熔铝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