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百家事 解千家难 暖万人心
彭水县医调委为苗乡架起医患双方沟通桥梁 医患关系,作为长久以来牵动社会和谐的一道难题,曾经让多少人为之焦虑。如何妥善化解积重难返的医患矛盾,一举突破医患关系的瓶颈,营造和睦的社会大家庭?彭水自治县医调委以全力维稳,确保安定为己任,通过全面构建“大调解”工作新格局,首创独具特色的彭水“五个四”工作法,为保障一方平安而倾注了不凡胆识和满腔真情,得到了国家司法部的充分肯定。 (2018年6月2日,彭水县医调委人民调解员龚明君(左二)、彭晓林(左一)正在调解一起医疗纠纷) 建第三方调解机构 医患双方架起沟通桥梁 早前,坊间传言“天下第一难”是“催粮催款、剖宫引产”;当下,基层干部说“天下第一难”是“低保发钱、征地拆迁、医闹翻天”,特别是此伏彼起的医患纠纷近年来已呈井喷式蔓延。“稳定压倒一切”,有效应对医患纷争,遏制医闹事件,改善医患关系已然刻不容缓,成为各级政府治理能力的一大严峻挑战。为此,彭水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于2012年建立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司法局、公安局、卫生局、财政局、信访办、法院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第三方调解机构——县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简称“医调委”),办公室设在彭水县司法局,这是苗乡大地第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行业(专业)调委会,从此架起了医患双方沟通的桥梁。 该委在县司法局设置了逾200平方米的独立办公区域,布设咨询区、受理区、调解室、谈心室、监控室等功能分区;配备了调解桌椅,划定了对应席位,配置了高清摄像监控设备、执法记录仪、专用警车等相关硬件装备设施;制定颁发了《彭水县医疗纠纷处置程序及办法》,并先后拟定出台20多项规范化制度章程;县司法局也精心编制《调解突发性医疗纠纷应急预案》,确立了以县领导交办为主的立案机制。 彭水自治县医调委“软硬兼施”,在调集充实5名专职调解员的基础上,吸纳20位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较高调解技能,热心人民调解事业的离退休医学专家、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组建起调解专家库,专门对影响重大、疑难复杂的医疗纠纷“把脉问诊”,把专家见解导入调解过程;并聘请县辖乡镇(街道)的34名司法所长任兼职调解员,再通过专业培训调解员352人次,从而打造一支“能征善战”、既懂医又懂法的人民调解员队伍。通过全面推行执证上岗制、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并规范制作一案一卷的标准化人民调解档案,从根本上提升了医调委的公信力,并赢得医患双方的认可和期许。 依法理平息纷争 用真情融化坚冰 作为“乌江苗都”的彭水县,是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这里民俗粗犷豪放,民风彪悍,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可谓难上加难。为此,医调委通过认真探索掌握当地医患纠纷矛盾的特点和规律,总结提炼出具有苗乡调解特色的“五个四”工作法,并在实际运用中加以推广。具体来说,就是对待群众“四个诚”,以“诚”换民心。即:热诚接待群众,真诚对待群众,坦诚面对群众,竭诚服务群众;调解纠纷“四个快”,以“快”促稳定。即:出现场快,突发事件处置引导快,对事件调解快,对调解协议兑现快;把控纠纷“四个准”,以“准”保公正。即:矛盾纠纷分歧点要找准,政策法律法规掌握准,调解节奏和方向把握准,矛盾双方的底线把控准;调解过程“四个高”,以“高”提效率。即:工作人员政策水平要高,调解方法技巧要高,控制局面能力要高,调解协议质量要高;工作人员“四个守”,以“守”树信誉。即:守时间观念,守政策界限,守双方隐私,守廉政底线。 依法理平息纷争,用真情融化坚冰。医患纠纷是当下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其调解过程也是一堂生动的普法课程。“全面依法治国”为医调委工作揭开了新的一页。为确保调解工作有理有据,县医调委把司法鉴定引入难以调解的医患纷争,同时,为遵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彭水县司法局携手县人民法院共同搭建诉调对接平台,实现新形势下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的互补功能。凡经医调委主持签订的人民调解协议书,都成为司法确认的依据,并具有与法院判决书的同等效力,由法院开启绿色通道及时审查确认,将层出不穷的医患矛盾全方位纳入法制化框架。据悉,全县已有95%以上的医疗纠纷是通过权威的司法鉴定作出最后结论,司法确认率达85%,达到了“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 诚然,医调委本身并非医疗纠纷事件中断定是与非的“裁判”,作为不偏不倚的第三方人民调解组织,面对医患双方僵持不下的医疗认知差异和利益诉求差距,秉持“中立”的医调委只能依法依规行事,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2016年1月18日,在彭水县中医院固执滞留长达3年之久的王某终于回心转意,同该院达成和解协议从医院搬离,这意味着全县又一重点挂牌维稳积案正式消号。为此,医调委专职调解员龚明君不畏艰辛,先后4次自费前往黔江,同王某亲属当面协商,并与当地政府协调,按政策规定解决了王某住房和养老待遇等后顾之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3年“滴水穿石”般的努力与付出,终于换来了王某及其亲属的深深感触:“你们把调解纠纷做到这种地步,我们再不让步就不是人了”。 “恪尽职守、倾注化解、共创和谐。”汉葭街道芦渡湖村的患者李某因腰部摔伤到县人民医院治疗,手术后严重昏迷,病情恶化,转到重医附一院诊断为脑出血导致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家属认为县医院误诊而引发医疗纠纷,提出诉求赔偿总金额高达800多万元。县医调委接下这块“烫手山芋”后,首先组织医学专家开展专业鉴定,确定为II级伤残。并安排相关律师从法律角度对医患双方进行利弊剖析,但双方因赔偿金额达不成协议而陷入僵局。通过医调委工作人员的多次耐心劝解引导,患者家属态度有所改善,趁热打铁,向县政府报告并经县领导批示,组成由医调委、信访办、公安局、卫计委、汉葭街道办参加的联合调解组,共同促成医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按75:25份额分担责任,医方向患者支付96万余元赔偿而一次性了结纠纷。 面对因病因伤致贫的社会弱势群体,县医调委全力施以援手,维护人道主义的基本权益。去年4月,71岁的岩东乡村民周某驾驶三轮摩托不慎与货车相撞,司法鉴定为六级伤残,住院治疗近半年无人料理,因其系“五保”老人,性情孤僻,拒绝继续医治并绝食,费用由院方长期垫支,车祸双方多次协商赔偿事项未果。县医调委当即联合公安局、民政局、乡政府等单位组成调解小组,并联系货车方的保险公司到场,按事故责任比例兑付赔偿款项;协调民政局按相关政策办理了“五保老人”的救助金补助,最终负有车祸主要责任的周某获赔12万元,其侄子听从医调委的劝说,负起了赡养老人的重担。 调百家事 解千家难 “只进一扇门”,遵循李克强总理的要求,县医调委实施“一站式”解决医患纠纷,大凡涉及到卫计委、信访办、公安局、财政局、法院以及乡镇街道等诸多主管部门机构的医疗纷争事件,都集中到医调委接待大厅这个调解“窗口”统一受理。大厅墙上醒目地公示着医调委的组成人员、工作指南、业务范围、遵循原则、相关纪律、调解制度、纠纷当事人权利义务以及受理登记等事项;大厅隔壁的调解室墙上则是循循善诱的启迪之语:“和为贵、退为德、让为贤、法为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就是医调委工作人员的初衷:“调百家事,解千家难,暖万人心。” “将心比心对待患者,依法依据调解纠纷。”彭水县医调委成立6年来累计接待群众来访、来信、来电1360多人次,受理重大医患矛盾纠纷180余起,受理前诉赔金额6890.16万元,调解成功率达100%;实际赔付金额1805.85万元,赔付执行率完成100%,为彻底破解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医患关系困局起到了“活血化瘀、定纷止争、焕发生机”的功效。 2015年11月23日,时任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刘学普调研彭水县平安建设时指出:“彭水县医疗纠纷调委会作用发挥不错,做得好。”为此,重庆市司法局主办的《重庆司法行政简报》作了专题宣传报道。国家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相关领导也亲赴彭水专题研讨医患关系课题,并对县医调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 彭水自治县医调委荣获2013——2017全国平安医院建设活动先进集体,2018年5月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专职调解员龚明君荣膺2017年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专职调解员洪明荣获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称号。 记者蔡开元 游晓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