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背的是检徽,走的是山路,收获的是民心—— 检察官用背篓背出民生大情怀

2018-06-27 16:31:58 来源:海峡法治在线

——记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检察院濯水检察室

2015年,潘珂从黔江区人民检察院派驻到检察室工作。检察室的老检察官徐维新是濯水当地人,背背篓是当地土家族的习俗,所以每次下乡去给百姓普法时,徐维新喜欢把资料装在背篓里,然后背着它们下乡。

那时的潘珂万万没有想到,后来的自己也背着背篓走遍黔江大小乡镇,把“流动检察室”背到了村民家门前。

两年前,潘珂走上了“背篓检察官”之路。

过完年,年轻人陆续外出打工了,镇上冷清下来。坐在检察室里,潘珂觉得那扇木质的门成了一道墙,把自己和外面割裂开来。“为什么不能走出去呢,把办公地点搬到老百姓的家门前?”说干就干,潘珂把徐维新退休后留下的背篓清理一番,装进了普法资料。

此后,黔江区检察院派驻检察室的2名检察官和4名干警,背着背篓,把这份代表着公平正义的工作,放在了更广阔的田野中。

两个背篓,一枚检徽,承载的是一份使命。在乡间,百姓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他们眼中比天大。检察官的背篓里面究竟装着些什么?我们翻开看一看。

背篓里装着的是群众经验

换上制服的潘珂精神头十足,背上沉甸甸的背篓,再拎上一块偌大的铜制检徽,这副“混搭”模样,给淳朴的乡间添了几分新奇的画风。

“害羞是背上背篓的第一感受,一个男的,背着一个背篓,说着普通话,当地不认识我的人看了都觉得‘搞笑’得很。”潘珂说起第一次背背篓出去普法时的情景,禁不住笑起来。

助手郑宜龙将印有“流动检察室”的标牌斜插在另一个装得满满当当的背篓后,跟着出了门。当天,他们有一东一西两个点要走。

这身行头着实吸引眼球,可潘珂不在乎,有人注目正是让老百姓认识自己的好机会。

有老人笑呵呵地看过来,潘珂瞬间将普通话切换成土家话:“老辈子,早饭吃的莫子(什么)?”同时,从裤兜里掏出一沓小卡片,抽出一张递给老人:“上面有我的名字和电话,这个二维码回家让你家细娃(孩子)扫一哈。遇到卖夜明珠的(指骗子),在外打工遇到法律纠纷的,都可以找我。”

潘珂“一面熟”加上见缝插针的表达,群众很喜欢也容易接受。

过去,他被大家评价为“木讷人”,来检察室之前,伏案9年,整天跟材料打交道。“想不想下基层去试试?”领导的一次询问,潘珂找到重新发现自己的机会,他从狭小的办公室走到了乡间的广阔天地。

2016年,老检察官徐维新退休了,把背篓留给了潘珂。

潘珂发现这个小物件既可以装办公用品,背上它走在群众中间还接地气。从此以后,背背篓改变了这群年轻人的工作方式。

潘珂是吉林人,刚开始不会说当地方言,他煞有其事的模样总让人乐。

一次化解纠纷,村民说有人给了他“一榔头(拳头)”。

潘珂一脸严肃:“快把他打你的榔头拿给我看一看,取个证。”村民一下乐了。

背着背篓走在乡下,各种事情都会遇到,还曾被大狗追着跑了半条街……

这些如今可以拿来谈笑风生的囧事,都被这个“80后”检察官当作一道坎给翻越了。

背篓里装着百姓给的口碑

“缺乏证据、找不到人的案子在乡里特别常见。老百姓需要的不是单纯讲法条,而是真正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从李福生家里出来,这个已有两年多基层办案经验的检察官深有感触。

近几年,黔江区的交通网络快速完善,公路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有时去百姓家里,也还需要走上一段山路。

“慢慢来,侧着走,身体重心往后。”轻轻扶了把一旁的树,只几步便爬上了陡坡,潘珂说这是摔了多次后总结的经验。

对他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老百姓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尤其生活本身比法条要复杂得多。

一个跨越三代人的土地纠纷,让两个家族闹得不可开交,见潘珂来村子里都来找他评理。

从爷爷那辈起,陈家和白家说好以一棵大树为界分地,几十年相安无事。直到征地拆迁,陈家孙辈发现土地证上自家的地块更大。起初,不明就里的潘珂告知双方应当以土地证为准,侵占的一方得退土地给对方。

“这简直是乱弹琴!”老一辈知晓此事的人直言不公道。原来,当年白家爷爷曾给过陈家几百元钱作为补偿,虽然是口头协议,周围的老人都知道,而且乡间认的就是人情、传统。经过化解,爷爷那代的承诺得以延续,陈家决定让步,乡里乡亲的感情也得到了维护。

从此,去乡里办案,法律之外潘珂还会考量当地民俗,田间地头时常能看见他跟老乡们“打堆堆”的身影。

“法律是为了解决矛盾,找到法理和民俗的平衡点,才可能真正实现老百姓心里认可的公道。”

背篓里装着监督源头治污态度

今年4月初,检察室从村民口中得知,某饮用水源的上游河道出现水体发黄、发臭的情况。

嗅着臭味沿河而上,潘珂一行找到了“污染源”——河道上游一处排污管堵塞,造成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河中。

“从现场水质情况可以判断,污染源已存在有些时日了。”潘珂很着急,马上找来当地的村干部了解情况。

背篓里拿出杯子舀起一杯河水,递到村干部面前问:“哪个敢喝一口?”

“这个水啷个敢喝嘛!”村干部看了一眼杯中发黄的水,连连摆手。

“这是饮用水源,你都不敢喝,下游的人怎么喝呢?”潘珂这一问,村干部无话可说。

见村干部承认水质有问题,潘珂抓紧时间进行现场取证,作了现场笔录,黔江区检察院随后发出了环境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当地部门在2个月内整改达标。

1个月过去后,潘珂再次来到现场。他从背篓里拿出一个精致的银色箱子,打开一看,是一架无人机!

“呼呼呼呼……”在潘珂的操作下,无人机朝着河道中间飞去。

“你们检察官也玩遥控飞机?”一旁看热闹的村民问。

“我们利用无人机拍照取证,能更清晰查看水体是否还存在污染情况。”潘珂解释说。

“唷,检察官的背篓里居然装着高科技!”村民惊叹说。

“从肉眼判断,整改效果不错,管道已经疏通,附近的水体也已恢复正常。”潘珂说,2个月整改期满后,将会同环保部门再进行专业检测,确保整改达标。

背篓里装着满当当的群众大小事

在进村走访、普法宣传时,潘珂都会将“小纸片”发给村民,方便联系。目前已经发出5000多张。

“检民联系卡”是潘珂专门制作的名片,上面有他的电话,还有“黔江检察”的微信二维码,背后还印制着检察室职能职责。

在日常工作中,潘珂发现,诈骗是影响农村稳定的高发因素之一。

为此,2016年7月,黔江区检察院检察室开设了“防诈骗绿色通道”,老百姓遇到相关问题,可以请检察官帮忙核实。当地村干部梳理出外出务工、求学人员的信息,亲人在黔江收到疑似诈骗电话和信息时,可以进行查证。

2017年9月,一位中年妇女通过检民联系卡找到潘珂。她着急地告诉潘珂,她儿子在四川泸州上大学,自己接到学校的电话,说儿子出车祸急需2000元钱医疗费,她给儿子和班主任打电话,但没人接。

潘珂通过当地司法机关,联系上学校教务处,经核实,孩子和老师因为在上课,手机开了静音,没有接电话。家长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潘珂介绍,防诈骗绿色通道开通以来,共接到200多人次来求助核实信息的电话,其中只有10余起是真实的。

这两年间,潘珂好几次有机会调回城里,可他不愿走。

一次,潘珂正在检察室接待群众,一个老农气喘吁吁进来,从蛇皮口袋里掏出两块用树叶包好的圆团儿,说要送给检察官们尝尝。“感谢你们帮忙,我都记在心里的。”

原来这位老乡的儿子娶了媳妇,但新媳妇迁户口时遇到点麻烦,潘珂得知情况后,帮着完善了手续,“只是做了一件小事,但对老百姓可能就是天大的事。”

两年来,带着4名90后干警走村串户,改变的不只是潘珂自己。

26岁的郑宜龙是一个看《人民的名义》入迷的大男孩。刚上班时,他憧憬过无数要办理的案件,无一例外,都是电视剧里演的大案、要案。

然而到检察室工作后,经手的都是夫妻吵架、邻居扯皮这些小事,这个满腔热血要干一番大事的年轻人对当初的选择产生了怀疑。直到帮一个五保户老人讨回公道,找回本属于他的2000元钱,老人颤颤巍巍接过钱,老泪纵横。那一刻,郑宜龙心里涌上一股从未有过的震动。他决定不走了,今年3月,还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辖区内30个乡镇的219个行政村,去年潘珂带着团队风雨无阻地走了一遍。今年,他们开启了新一轮走村,潘珂说:“越走越熟悉,越走越有味道。从相识到信任,许多不平事就在这家长里短中解决了。”

背篓里装着沉甸甸且喜人的数据

据统计,2017年,背篓进村到户72次,受理信访接待54件,化解乡村邻里矛盾纠纷38起,召开院坝会77次,收集各类线索50余条。

2018年1月至5月,背篓进村到户54次,覆盖了黔江区92个行政村,受理信访接待22件,化解乡村邻里矛盾纠纷17起,召开院坝会27次,收集各类线索40余条。开展莎姐进校园活动42场,进社区8场。

“流动检察室”以巡回走访的形式,在田间地头开展检察工作97次;以夜间走访的形式,选择农忙之后夜间上门走访42次;以专门走访的形式,走访特殊人群80余人;以重点走访的形式,对反映集中、矛盾突出的村社及重大涉农项目工程重点走访44次;以联合走访的形式,与本院其他部门组成联合走访小组,带事进村、带案上门36次。

此外,检察室还与辖区各国土所、林业站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案件协查等制度,确定了12名生态信息联络员。以联合排查、设点宣传等形式,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公益诉讼宣传活动8次。移送公益诉讼线索11条。□本报记者 蔡开元 游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