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五心”调解法
交心谈话引共鸣 矛盾的产生多数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如何让当事人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是化解矛盾的关键点。当调解双方陷入僵局的时候,潘端勇会分别与当事人双方谈心,设身处地的从当事人立场出发看待问题,同时鼓励当事人双方进行“换位思考”,最终让双方一同坐在调解室内,把话说清,把结解开。 今年6月12日晚,在辖区一个烧烤摊上,外来务工青年小吴与本地青年小陈因为酒后争抢上厕所的琐事引发口角,并进行斗殴,造成小陈受轻微伤。当班的潘端勇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处置,在控制了现场状况后将二人带回派出所作进一步调解处理。 调解期间,小吴得知小陈还需要进行X光拍片观察后,对医药费赔偿金额产生了异议。潘端勇通过谈心得知小吴的孩子当天也发烧住院了,便引导小吴换位思考,顾及伤者的感受。潘端勇一席话瞬间让小吴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与小陈握手言和,并驾车带小陈到就近医院拍片观察,确认无碍后双方进行后续协商调解。 细心分析寻捷径 螺洲镇地处城乡接合部,纠纷警情多因家庭矛盾及邻里纠纷引起,面对这些纠纷,潘端勇总能从情感、道德和风土人情等角度找到巧妙突破口。在日常接处警工作中,潘端勇在辖区掌握了丰富的人文地理信息,这让他在调解纠纷时更容易了解当事人的想法,并从细节处找到矛盾节点,最终用巧妙方式化解。 去年8月,潘端勇与同事接到一起纠纷警情,到场后发现是两名60多岁的妯娌因各自孙子孙女争吵而引发纠纷。潘端勇先将双方劝回各自房间,倾听二人的诉说,得知双方因为几年前的小摩擦而心怀芥蒂,这才“放大”了这场口舌大战。 两名老人自恃年长,根本听不进一个小民警的说理,调解一度陷入僵局。潘端勇发现,两个争吵的孩子似乎都认识他,叫他“潘警官”。经询问,原来两个孩子都在螺洲小学就读,曾经上过“潘警官”的法制教育课。潘端勇灵机一动,心想用两个孩子给二老打“感情牌”或许更有效果。于是,他通过法制教育让两个孩子了解到争吵的错误,并通过孩子对各自奶奶进行劝说。听着孩子们的批评与教育,两个老人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双方恩怨也由此冰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