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持续高热不退 线上课程挤占春节假期
不敢成为同学中异类 成绩单仍是评判标准 看着因为上课而快被折腾得人仰马翻的孩子和家人,疲于陪读的黄小玲自嘲,自己已深陷家庭教育综合焦虑症,“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这样的人仰马翻并非只出现在这个家庭。和芊芊在同一家游泳中心学习的4岁男孩小凯,一周七天,只有半天没有课程安排,英语课就有两种:一种偏重口语,一种偏重拼读。 在采访中,不少家长向记者无奈地表示,自己争先恐后地将孩子送到校外教育机构,并不是自己不近人情,实在是大环境使然。“赢在起跑线”的理念深入骨髓,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学业竞争就不断地被提前。 也正因如此,黄小玲有了这样的反问:“当一个班的孩子大多数都去补习班,你怎么敢做‘异类’,让自己的孩子独享‘快乐’?”这背后是中国家长的集体焦虑,即使质疑各种补习班的新闻层出不穷,家长们依然我行我素。 在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教育资源在不断均衡,过于焦虑的家长们需要好好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生不是短跑比赛,而是一场马拉松,总想着赢在起跑线上、拼命地冲刺,效果就一定好吗?让孩子一直保持紧张的状态,真能得偿所愿吗?毕竟我们要的不是一台学习机器,而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虽然国家不断改革考试制度,各地也都积极响应以确保人才选拔的综合性。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纸成绩’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评判标准,特别是在升学考试的关键时候,还得拿分数说话。”北京市一家辅导机构的王老师告诉记者,“家长送学生上补习班是想让孩子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能比其他孩子多学一点,这样才有机会在升学考试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家长比拼教育资源 美好愿景何时实现 在采访过程中,一些家长对于整顿培训机构也保留了自己的看法:“真花钱了,还是希望课外班真教东西。”“单纯整改培训机构,只能让精英家庭的娃越来越优秀,吃机构大锅饭的娃有学习能力也吃不饱,长期‘营养不良’就落后了……” “理论上,大家的期望值是一致的。希望校内资源多样化,教育质量能提升,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学内容和教师队伍。把该上的优质课程资源放在校内,课后负担就减轻了。校外作为补充教育,以查缺补漏为主,提高发展还是应该回归校内。”刘凤楠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景”。 “希望校内教育可以多元化、基础化,以拓展视野和兴趣为主,校外机构自由竞争,家长自由选择梯度和难度。这个其实也成美好愿望了。”刘凤楠无奈地说,现在的风气与家长的惯性焦虑有绝对关系。 这样的观点也得到了黄小玲的认同。“当一个人抢跑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在蠢蠢欲动;当一部分人下定决心也开始抢跑的时候,剩余的绝大部分人开始惶恐,于是争先恐后。抢跑的那一批人一看差距被缩小,于是更卖力。循环一旦产生,人们就开始不随意愿而随大流。于是,就形成现在这个局面了。”黄小玲说。 “如果各地学校的教育差异不大,焦虑会少很多,但教育资源不均衡,甚至某种程度上不透明,这就引起了部分家长对学校好坏的幻想,也不利于消除对名校的追逐热,降低焦虑。”鄢紫说,孩子教育的主宰者虽然是家长,但这背后的焦虑也是来自于大环境,“别人家都在努力,我家小孩一不留神就会被抛得远远的。” 采访结束后,刘凤楠给记者发来这样一条微信:“倘若不用考试和分数来衡量教学质量,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所谓的‘素质’吗?”在这个大环境下,压力不仅在学生身上,也在每位父母的身上。 (法制日报)
|